
相信很多朋友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之中一定对人际关系有非常大的困惑。比如我那么爱她她为什么不爱我呢?我那么想跟他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他为什么不爱搭理我呢?我那么主动地想跟他搞好关系他拒人于千里之外……
咱不急着给大家去解开这些困惑,先来看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故事。那就是韩信在灭赵之后对沦为阶下囚的李左车给予极高的礼遇的故事,也是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出处。

我们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之中,其实对于失败者是相当不友好的。你都成了我手下败将了,我凭什么去尊重你?这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特别不懂得去尊重对手!
其实韩信这个人咱们也多次聊到过了,他在本质上是一个清高的人,这种人是很难对自己的手下败将去给予尊重的。但是,韩信对李左车的态度却是相当的不同寻常。井陉之战后,赵国一战亡国,韩信对于赵国的其他政要大佬该杀的都杀了,唯独对李左车这个赵国的广武君悬赏千金以求活捉。而且在李左车被活捉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对李左车的态度是相当谦卑的,事之以师礼,虚心向其讨教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这个李左车是何方神圣呢?为何能让一向高昂着高贵的头颅的兵仙韩信如此放低姿态呢?
历史上关于李左车的史料并不多,只知道他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然后在赵国复国的过程中是有高光表现的,所以被赵王赵歇封为了广武君。按照李左车后面的表现来看,李左车应该典型的家学渊源,继承了他爷爷李牧的优秀军事基因,在军事领域是个大才。

李左车在历史舞台第一正式亮相是在井陉之战之前,当时李左车面对韩信的攻势,对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提出了以下建议:
汉将韩信东渡黄河,灭魏破代,军锋难以阻挡,但臣也听说,千里运粮,士兵难免有饥饿之色,临时打柴烧饭,不能保证军队有饱饭之食。如今井陉道险峻,战车不能并行,大军行进,绵延数十里,粮草辎重一定在最后。请求大王给我三万奇兵,让我在侧面袭击汉军辎重,您则深沟高垒,不与出战,如此下来,汉军进退不得,给养被断,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人头,就被送到您帐下来了。
这个建议没啥好解释的,但凡懂点军事的人都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正确的建议,但是陈馀迷之自信要把韩信放进来打,所以没有听他的。

但尽管李左车的作战意见没有被采纳,但还是惊出了韩信一身冷汗,好在赵国没有听李左车的意见,要是听了,自己攻赵可能要另谋良策了。
也正因为如此,韩信对李左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灭赵后,直接下令:生擒广武君李左车之人,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李左车真的活着,那是必然会被送到韩信跟前的。
李左车被五花大绑送到韩信的跟前时,韩信立马亲自为其松绑,并口口声声说让李左车受委屈了,反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比较跪舔”。
朋友们,请记住哈,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的跪舔一般都是有目的的哈!千万别以为一切都是因为你那该死的魅力。
场面活整完了之后,韩信开门见山地向李左车请教下一步该如何去灭燕破齐。

李左车的政治觉悟是要高于韩信很多的,所以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便以自己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为由,拒绝对韩信的宏图伟业高谈阔论。做人嘛,还是谨慎点好,交浅言深永远是职场大忌。
韩信在这一点上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李左车是信不过自己,于是继续表示了自己诚恳的态度,又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当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但他到了秦国后,秦国却得以称霸,并非因百里奚在虞愚蠢而在秦国贤明,而是因为得到了秦国重用的缘故。如果陈馀听从了您的计策,现在被俘的就是我韩信了。正因为陈馀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什么呢?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陈馀不懂你李左车,而我韩信是真的懂你!所以你要相信我对你的爱是真爱,你的态度对我来说很重要。

别人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不管是继续拒绝还是顺势接受,这个时候都不能再虚头巴脑了,得拿出诚意来,别给脸不要脸。所以,李左车先是谦虚地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意思是说自己当初能掐到韩信的命脉纯粹是靠运气。自己千虑有一得的愚者,而韩信是千虑有一失的智者。没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该拍还是得拍。
但是拍马屁能解决问题吗?大多数时候是不能的!请大家记住,会漂亮话永远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最终还得事上见!人家韩信的实际问题你还没回答呢,赶紧的吧!于是,李左车说出了下面这一大段意味深长的话。因为内容比较多,咱们分段来解释哈!都是学问哈,大家仔细体会吧!

成安君(陈馀)之前算得上是百战百胜之人,但是一招不慎,兵败身死,如今将军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说于阏与,一举下井陉口,不到半日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这一段的核心意思是啥呢?是高度肯定韩信的丰功伟绩来之不易。陈馀不是主动送菜的对手哈,人家之前也是常胜将军,所以你赢了他是特别有含金量的。尽管他轻敌了,但那是他活该,不影响您的威名远扬。
如今您的举手投足,全都深深地震撼着敌国的君主和百姓,他们随时关注着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您现在的强大优势。
这一段的核心意思是啥呢?是继续拍!如今你韩信是天下顶流了,跺一跺脚,整个天下都得抖三抖。你得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江湖地位和影响力。你跟普通的打工人不一样了,你是可以改变整个行业走势的大佬。

但是如今将军连灭三国,将士已经疲惫,依现有情况,实际是难以用兵的。如果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之军,远赴燕国坚城之下,势必无法久战,僵持日久,虚实暴露,则燕虽弱,势必与不肯降服,燕不下,齐国则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不下,那么汉王与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目前的劣势。
这段的核心意思是啥呢?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你韩信风头正盛也不全是好事,背后也有隐患。你带着这几万兄弟连灭了三个国家,累不累?其实累不累的问题就是一个幌子,李左车真实的意思是问韩信,北方就五个国家,你要是一口气给灭了,楚汉之争也就胜负已定了,你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
您现在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我认为现在“北攻燕、东伐齐”的想法是失策的。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自己对韩信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打什么打?先让子弹飞一会呗!打完了敌人,别人要打你怎么办?

善用兵者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喝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尽显己方优势,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而游说齐国,齐必跟风而从,届时,大事可定!
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什么呢?是实实在在地给了韩信一个问题解决方案!咱们都是体面人,养寇自重那一套不是咱们该玩的。但是咱们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总没错嘛!刚刚打下的赵地需要安抚、劳师远征的同志们需要休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必须有效……上兵伐谋,先吓唬吓唬一下燕国和齐国,你这么牛,他们不怕吗?他们真的不怕之后,再打他们也不迟嘛!但是,根据他们的一贯尿性,大概率会向你服软。
所以,把李左车的话前后串联起来仔细读一遍,大家会发现,李左车表面上是在跟韩信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实际上是在跟韩信讲“养精蓄锐,静观天下之变”的道理。

韩信把李左车的话听进去了吗?其实只听进去一半。比如韩信后面降燕就是按照李左车的意思来的,天天在赵地厉兵秣马对燕国搞战略威胁,最后逼得燕国投降的。但是呢?他后面攻齐可是跟李左车明面上的策略背道而驰的,什么逼降齐国?人家郦食其已经把齐国劝降了,韩信还要装聋作哑地去突然袭击齐国。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问题!我们要探讨的是深层次的问题,韩信后面一直把李左车留在自己的身边充当参谋、智囊,难道真的就没有思考过李左车的深度意见吗?可能吗?韩信要是真的没有一丝自立的想法,后面什么坑死郦食其去抢占齐地、灭齐之后假惺惺地向刘邦讨要齐王之名这些事就根本解释不通的。
都是高级玩家,谁也别忽悠谁,刘邦一直不太信任韩信、用完就丢是有复杂原因的,既有刘邦本身的猜忌心在里面,也有韩信自身撩骚的成分在里面。

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大家从韩信和李左车这对秀恩爱的半路夫妻身上看出了什么道道来了吗?
首先像韩信这种心性清高的人,一般人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他为什么唯独对李左车情有独钟呢?要知道,韩信对刘邦这个“衣食父母”一辈子都只有感激而没有尊敬,能让韩信虚心求教的李左车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关系视角其实很简单,就是俯视、仰视和平视这三种。韩信这种人,仰视他人基本是不可能的,平视他人也不多见,基本上就是俯视他人。也就是说,韩信至少在他的自我世界是傲世绝立的。

可是,绝对骄傲的人一般会有一个什么缺点或者渴求?孤单嘛!缺乏认同感嘛!渴望知己者嘛!大家稍微注意下韩信的人生轨迹,这种事不就一目了然了?萧何和刘邦最终认可他了,他是不是死了都要爱?
所以,长期寂寞孤单冷的韩信从李左车之前对赵歇和陈馀的军事建议之中嗅到了一丝只有他这种级别的人才能识别的味道——这人有料呀,是有资格跟我做朋友的呀!
我们现实之中的朋友们,请大家一定要清醒地想明白,别人为什么不尊重你?为什么不愿意搭理你?真实原因其实是相当扎心的。其实就是因为你对他不重要、你的水平与他相差甚远、你对他创造不了什么核心价值……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别人写了一篇文章,可能某个词你觉得用得不妥或者不对,为什么有些作者会虚心诚恳地感谢你的指正而有些作者压根都不带跟你多说一句话呢?真是搭理你的作者就有觉悟,不搭理你的作者就没觉悟吗?扯淡吧!人家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犯得着跟你扯什么觉悟吗?真实的意思就是一个——你的意见对他不重要,人家连敷衍你的想法都没有。
所以,咱是真心希望咱们的家人们越活越清醒,别活了一把年纪还跟个小孩一样。小孩一不满意就满世界哭、满世界闹,那是因为这是社会和人性对童真、童趣的一种保护。你一个成年人去哭着要别人尊重你、求着要别关注你、喊着要别人重视你……你去试试吧!看看别人会不会把你当成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敲一下黑板:要靠自身的能力、水平、品德、良知这些东西去赢得别人的尊重!

其次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李左车跟韩信讲的那一套上兵伐谋的道理,韩信真的不懂吗?兵仙韩信打了那么多经典战役,他哪一次是在蛮干了?人家更多的是想听到一些能与自己精神共鸣的声音而已。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还是希望点醒我们某一部分朋友。
某位大师(是谁大家可以去查)说过“好点子一文不值”,为什么呢?大家真的觉得有些问题就你看出来了吗?有些好点子就你想到了吗?真正的高手都不会跟你嘴上说,而是要跟你事上见的。真正的好点子、好意见,一定是要建立在别人认可你的前提下的。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会对有些网友毫不客气呢?比如我写了几个错别字,或者表达了什么你不认可的观点,又或者陷入了某种认知盲区……给我提意见当然没问题!但是,有些人一上来就是人身攻击,就是无理取闹地给你扣帽子,这是提意见的友好态度吗?对于这种人,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能骂醒一个是一个,骂不醒就让他们自己去迎接现实的毒打吧!讲句不好听的话,他们领导或者其他对他们很重要的人被他们挑刺到了,他们敢这么放肆吗?
无垢无净、无善无恶,大家要学会去悟呀!垢和净、善与恶,都是要放到具体环境之中才有意义呀!
咱不是挑拨哈,我们很多夫妻、情侣,但凡有人在这种关系之中发出“明明我说的很有道理,对方为什么就是不听我的”这种歇斯底里的呐喊时,都多多去想一想自身原因吧。

最后说一下“什么样的人才能相互识别”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只有相互对等的人才能相互识别。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同的,这种情绪应该被尊重和理解,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李左车其实在这一点比韩信是要做得更好一点的。李左车是在确定韩信能够理解、认同自己之后,才对韩信掏心掏肺的。韩信呢?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你们其他人必须要理解我、认同我,不理解、不认同,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他最后不就死在这个点上吗?
咱也不想去讽刺谁哈!咱们现在有很多三观不正的女孩子,你们真的以为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就会有什么优质男真正认可你们吗?醒醒吧!你们跟优质男其实压根就不对等!有些人没那么坏,所以愿意搭理你。但是有些人骨子里就很坏,让你们永远活在这个虚无的梦了,找到机会就去消耗你,消耗完了就把你踢到一边去……理解你?认同你?你理解和认同他吗?
一句话:如果一个人都搞不清谁是对自己真正的好,永远是不可能真正过好自己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