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块招不来一个农民工,但能招到一个正当律师,某一本院歇招聘会,又酒店去招洗碗工,薪资开了三至4000,当年以为洗碗工已经很离谱了,再看看,还有招保安,传菜生甚至服务员的,薪资最低只有2000。
更离谱的还有拿到司法资格A证的法学硕士去当律师助理,薪资竟然只有2000至2999元,咱也不知道啊,是不是这公司薪资开到3000元以上会犯法呢!还是看最近315快到了,玩一手满3000减一呢!在一个政法大学以这样的薪资招聘,多多少少啊,有点毁学生的就业信心了啊。
防杠声明,我不是反对大学生去当传菜生当洗碗工啊,之前不是有个中传硕士在火锅店当保洁吗?诶,人家也当得好好的,也不是说2000块钱的律师助理不能做。
这刚入行没经验,带不了案子,这工资低一点呀,也正常,只是考虑到生活成本,这么低的薪资,孩子实在是生活不下去啊,怎么解决这个现状呢!
今年两会上啊,有代表建议要促进青年就业立法,用专门法的形式保障青年就业的信心和底气。国际上来讲,以立法促就业的方式也比较普遍,比如说德国,一个青年就业水平一直处于欧洲前列的国家,2010年欧洲青年失业率平均20%,德国只有8%,他们实行的是双轨制,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学生上完初中可以选择继续上高中,上大学,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在这方面啊,他们有专门的立法职业培训法,中国学生呢,一般不愿意上职校啊,德国学生呢,却有65%左右希望直接进入职业学习,少数学生直接进入职业学习。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呢!则更喜欢去非全日制的学校和企业进行学习培训。
也就是说啊,如果咱们中国也这么干,孩子们十几岁开始啊,就能积累工作经验,学以致用,等到学成归来,直接进入刚毕业工作经验四年能独当一面的状态。
找工作要有工作经验,没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的怪圈啊,慢慢的也就没了啊。以立法促就业,本质上还是要求提高学生本身的技能水平。
德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直接挪用。要在中国保青年就业,要的不仅仅是培训和鼓励,还有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毕竟青年的未来就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