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世界,用“动荡不安”四个字形容毫不为过。但咱们中国政府,一系列决策堪称高瞻远瞩。回顾这40年,全球各国在这方面与我国相比,那可真是望尘莫及。
有人可能觉得我在拍马屁,绝非如此,我可是深有体会。接下来,为大家讲讲这些年来,中国政府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决策案例。

高铁
中国高铁,如今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可谁能想到,它曾经被骂得有多惨。当初修建高铁时,大家纷纷指责铁道部,甚至有人骂国家浪费、瞎折腾,说高铁造价死贵,还让外国人赚钱。
如今呢?高铁不仅比飞机便宜,在中短途出行中,便捷性更是远超飞机。

它极大地拉动了经济、贸易,催生了无数订单。放眼全球,现在其他国家若想修建高铁,还得找我国购买技术和方案。虽然目前高铁仍有6万多亿的亏损,但长远来看,投资的钱早晚能赚回来。
高速公路
2000年,我国就提出要实现各市各县通高速,甚至包括西藏、青海、内蒙等贫困地区和大山深处。
这一决策在当时招来一片骂声,老百姓觉得在这些地广人稀、汽车保有量极低的地方修高速,简直是浪费人力财力。

要知道,2000年时,千人汽车保有量仅13台,而现在呢?达到了253台。若没有当初的远见,如今我们怎能便捷地领略新疆、西藏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松开启深山旅游穿越之旅?
西电东输等工程
在推进西电东输、西部大开发、东数西算时,在新疆、青海等地建电厂、数据中心,铺设电缆线、高压线,也遭到不少反对声音。

国人质疑为什么要搞这么远距离的输电工程,认为政府在浪费资源,没必要。
但如今,这些工程为我国能源调配、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

两弹一星
几十年前,我国勒紧裤腰带搞两弹一星,金庸曾公开嘲笑,说我们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了,还造什么原子弹,不如多买几条裤子。

但事实证明,没有两弹一星,别说2016年南海对峙,早在1991年苏联垮台时,我国就可能面临巨大威胁。正是这些国防重器,奠定了我国的大国地位,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坚实的话语权。
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
近五年,我国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发力,力求突破卡脖子难题,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这一过程中,不少资本家表示反对。马云在外滩峰会上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和国际接轨,不是人家搞什么我们就得有什么,没必要非要补短板。

但国家没有理会这些声音,毅然投入几千亿国家引导大基金,狠砸芯片半导体领域。华为也连续十几年投入几千亿研发费用,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电信技术、汽车、半导体、无人机等产品,在贸易战中,面对美国加税,我们才有底气回应。

曾经,我国援助北非、西亚,每年投入几百亿,老百姓觉得这钱还不如发给自己。但实际上,这些援助成为了如今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期铺垫。

若没有一带一路,没有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美国一提关税,我国60%的GDP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还有中日韩自贸区,从2008年到2012年,虽历经波折,至今仍在推进,但这恰恰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高瞻远瞩。

面对美国发起的关税、脱钩等问题,大家无需慌张。我国早在2018年就准备好了应对策略。

我们已明确告知对方,若不谈判,我们将使出六招:
第一招,对等关税;
第二招,禁止美国肉禽类进入我国,我国可是美国该产品的第一大进口国;
第三招,暂停芬太尼合作,美国滥用芬太尼,每年因它死亡七八万人,我国此前一直配合管控;
第四招,限制美国服务业出口我国,这可是美国目前对我国顺差的主要产业;
第五招,不再进口美国电影,我国可是其第一大电影海外输入市场;
第六招,对在华美国企业展开调查,如杜邦公司已被立案调查。
回顾过去几十年,我国政府所做的许多决策,在当时饱受争议,但如今看来,无一不是极具远见的。
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无论面临多大挑战,我国都必将在消耗战中取得最终胜利。正如报道所说:天塌不下来,我们只要修好内功,一切安稳。
【文本来源@源哥言商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