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奶粉“领头羊”澳优发布了2024年财报。
增长,是财报的亮点。
比如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3%;羊奶粉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68.2%;澳优的第二增长曲线——营养品业务,同比增长7.1%,尤其是NC品牌增长了29%。
不过,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澳优所谓的增长,几乎都是基于低基数的成长。
归母净利润、羊奶粉海外收入、营养品业务收入等,都是源于这一原因。
所以说,澳优的增长故事,有些名不符实。
另外,澳优海外市场的跃增,一定程度上反衬出国内增长的停滞。
事实上,2024年,澳优的羊奶粉在国内几乎没有增长,以海普诺凯为代表的牛奶粉更是下降17.8%。
如此表现,还谈什么“反周期法则”?
归母净利润等数据跃增,基于低基数的纸面胜利财报发布后,澳优着重宣传的,正是2024年的净利润表现与国际业务收入。
许多文章中还用到了“双双跃增”这一词汇。
根据财报,2024年澳优录得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3%。
而在国际业务方面,澳优的羊奶粉海外收入为6.47 亿元,同比增长 68.2%。
如此看来,跃增确实不假。
只不过,澳优的这两项数据跃增,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一年的低基数。
先来看净利润。
2023年可以说是澳优近几年来的业绩谷底:营收方面,澳优录得73.82亿元,较上一年下降5.30%;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较上一年下降19.46%,更是录得自2016年以来的最差净利润表现。
既然已经深陷谷底了,那么来年势必得来一场业绩翻盘了。
果然,在2024年,澳优的归母净利润来了一此跃增。
除了低基数的原因之外,这一结果还要归功于羊奶粉业务的高毛利以及费用的管控优化。
2024年,澳优的羊奶粉毛利率约为50%。毕竟,羊奶粉,本身被定义为渠道的“利润”品类,具有一定的高端属性,自然要贡献较高的毛利率。
除了羊奶粉之外,澳优的牛奶粉海普诺凯也是高端品牌,毛利率也不低。
而在费用的管控优化方面,2024年,澳优的销售成本为42.95亿元,同比下降5.19%。
也就是说,在2023年低基数的背景之下,澳优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最终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另外,2024年澳优的羊奶粉海外收入跃增68.2%,低基数也是主因。
毕竟,跃增之后,也不过6.47 亿元。计算可得,2023年澳优羊奶粉海外收入也就3.85亿元。
布局海外这么多年,澳优还将国际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一年增长个两三亿元,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
最后,澳优的第二增长曲线——营养品业务,也是基于低基数的成长。
2024年,澳优的营养品业务收入增长7.1%,尤其是NC品牌增长了29%。
乍一看挺唬人,然而,增长之后的澳优NC品牌收入,也就1.76亿元,整个营养品业务收入也不过3.05亿元。
综上来看,澳优财报中的各项跃增名不符实,只不过是低基数的纸面胜利罢了。
国内羊奶粉增长一亿多,海普诺凯顺应周期大降进一步来分析澳优的国际业务,主要还是羊奶粉的海外收入。
数据方面,2024年其羊奶粉海外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68.2%,占羊奶粉总营收17.5%。
成长确实不俗,主要得益于在美国、中东市场的高增长。澳优还特别强调了,其羊奶粉首年登陆美国即实现亚马逊品类销冠。
这一成绩,确实值得自夸一波儿。
只不过,澳优可能忽略了,其海外收入的增长,或许反衬出国内羊奶粉收入的增长停滞。
上文计算已知,2023年澳优的羊奶粉海外收入为3.85亿元。也就是说,2024年,澳优这项收入净增长2.62亿元。
而根据财报,2024年,澳优的羊奶粉业务收入为36.99 亿元,同比增长12.7%,占总营收49.9%。
计算可得,2024年澳优整体羊奶粉业务收入净增长4.17亿元。
4.17元减去3.85亿元,也就是说,去年澳优国内的羊奶粉业务收入,仅增长一亿多元。
这种程度,完全可以称其为增长停滞。
这倒不是澳优的个人现象。
从整体市场来看,2020年,国内婴配羊奶粉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021年在110亿元左右,但2022年、2023年接连下滑,2024年也未见好转,市场规模预估在95-100亿元左右。
国内大盘增长停滞,不少羊奶粉品牌也陷入增长困境。而澳优,也未能幸免
停滞不可怕,毕竟是行业共性问题。可是,澳优却在宣传财报时,高调提出“反周期”增长、“反周期法则”的胜利。
哪来的“反周期”?澳优羊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完全是顺应了行业趋势。
难道有了国际业务两亿多元的增长,就是“反周期”了?
再来看澳优的牛奶粉——海普诺凯。
可以肯定的是,海普诺凯最大的消费受众,就在国内婴配奶粉市场。
毕竟,澳优高调宣称,海普诺凯荣登“2024年婴幼儿全面营养奶粉全国销量第一”。
然而,第一的背后,是澳优以海普诺凯为核心的牛奶粉业务,2024年录得收入21.07亿元,同比下降17.8%。
要知道,海普诺凯在澳优的业务布局中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这两年来,澳优不断加大对于海普诺凯的营销推广,力图从产品力、品牌力及专业力等多个维度赋能,推动海普诺凯的高速成长。
结果,2024年海普诺凯下降近两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国内婴配牛奶粉市场规模为1950亿元,相较2023年下降了7.4%。
显而易见,海普诺凯17.8%的降幅,明显大于行业平均值。
澳优的海普诺凯,顺着行业周期猛降。
写在最后:
当年,伊利花了87亿港元收购澳优。如今,澳优的市值只35亿港元.
想要快速提升市值,还得从业绩方面下手。
增长的字眼是必须的,“反周期”更是有着极大的市场效应。
只不过,澳优的各项数据,经不起推敲。
增长停滞,是显而易见的。
2024年,澳优的销售费用占比攀升至28.06%,较2023年的25.83%有明显上升。
然而,澳优的营收仅增长0.3%。
也就是说,营销对于澳优的业绩推动,几乎失效。
别再纠结什么“反周期”了,澳优最应该做的,就是基于行业现状,做好内功。
毕竟,在加征关税的风暴之下,澳优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势必受到影响
所以说,海外那点儿增长,就别大肆渲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