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CellRegen(2025年4月)

科创中国 2025-04-23 17:42:18

近日,Cell Regeneration(中文名《细胞再生(英文)》)2025年4月刊正式出版!本期纸刊共收录标准1篇,研究文章2篇和综述文章3篇,所有文章均已上线,欢迎下载阅读!

标准

Standard: Human gastric cancer organoids

团体标准《人胃癌类器官》(T/CSCB 0022—2024)主要针对胃癌患者胃肿瘤细胞来源的肿瘤类器官,从术语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本标准的发布,不仅有利于规范胃癌患者“替身”——人胃癌类器官的应用,也将为全球胃癌类器官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参考标准。此外,该英文标准的推广有利于加速新药研发、靶点发现和验证、类器官临床试验等进程,推动胃癌基础科研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4-00217-7

通讯作者:陈晔光(清华大学、南昌大学、广州实验室);赵同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亚龙(广州实验室)

研究文章1

Saponins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cost-efficiency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culture

研究团队用皂树皮的皂苷替代传统E8培养系统里的关键生长因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胚胎干细胞(hESCs)培养系统E6Bs。该系统显著提高了hESCs的长期遗传稳定性和扩增效率,使细胞能够在长时间培养中稳定维持高水平的多能性标记物,并有效诱导其体外分化为皮质类器官、GABA前体类器官以及心脏形成类器官等。这一系统为维持hESCs稳态及体外模拟人类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且经济高效的工具。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4-00220-y

通讯作者:邵志成(复旦大学),刘琳琳(复旦大学)

研究文章2

Prmt5 is essential for intestinal stem cell maintenance and homeostasis

本研究揭示了Prmt5在肠道发育及组织稳态中的重要调控作用及表观机制。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小鼠小肠隐窝中呈高水平表达,是维持肠干细胞干性的重要调控因子。Prmt5的敲除会导致肠干细胞的缺失,同时引发潘氏细胞的异位定位,并伴随自发性结肠炎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Prmt5通过抑制 Hdac9的表达维持 H3K27ac的高水平富集,从而以细胞自主性方式支持肠干细胞的功能。此外,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逆转因Prmt5缺失所导致的肠干细胞功能障碍。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4-00216-8

通讯作者:赵冰(南昌大学)

综述文章1

Salivary gland stem/progenitor cells: advancing 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唾液腺干/祖细胞(SSPCs)具有再生和修复潜力,尤其对于因放射治疗、干燥综合征或衰老等原因导致唾液腺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意义重大。文章系统探讨了SSPCs在唾液腺修复和再生中的潜力,包括其特征、分离和培养方法、分化调控及组织再生能力,以及这些细胞在唾液腺功能恢复和再生医学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5-00221-5

通讯作者:Quynh-Thu Le(斯坦福大学)

综述文章2

Neural stem cell heterogeneity in adult hippocampus

成体神经发生主要发生在大脑侧脑室下区(SVZ)和海马体齿状回颗粒层下区(SGZ)。在成体海马体中,神经干细胞(NSCs)产生的新生颗粒细胞会整合至现有神经回路,直接参与海马体的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已有研究表明,成体NSCs群体并非单一同质,而是由多个功能和形态各异的亚群体构成。文章全面探讨了海马体成体NSCs的起源、区域分布、形态和分子特征异质性,特别是NSCs在激活与静止状态之间平衡的分子机制,为神经发育、成体神经发生以及神经再生和修复提供新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思路。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5-00222-4

通讯作者:郭伟翔(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综述文章3

Revolutionizing bone healing: the role of 3D models

全球每年有超过2千万人受到骨损伤或疾病的困扰,其中约10%的病例难以顺利痊愈。骨组织工程运用生物材料构建3D骨组织支架,能够模拟骨组织的自然环境,可用于对骨骼的发育、再生或疾病等过程进行体外重建与研究,推动骨愈合领域的发展。文章系统性地探讨了多种骨组织模型,尤其是3D类器官模型的体外建立过程、应用潜力与局限性,为骨愈合与再生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DOI:https://doi.org/10.1186/s13619-025-00225-1

通讯作者:Elisa Mazzoni(意大利费拉拉大学)

0 阅读:1

科创中国

简介: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