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伎能歌善舞,精通茶道书法;梳着高高的发髻,脸蛋画的雪白,黛眉短促,双唇红艳;举手投足间,尽显无限风华。她们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化的活化石,代表了日本传统女性的终极审美,是日本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
很多人会将“伎”与“妓”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很大。前者有能歌善舞之意,后者多被指是出卖肉身的女性。妓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而日本艺伎的社会地位较高,且艺伎行业已形成一种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工作内容除了为客人服侍餐饮外,主要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形式的表演助兴。艺伎的学艺历程非常艰辛,包括传统留下来的礼仪、独特的化妆以及如何正确地娱乐观众,不是所有艺伎都能坚持的。
1/
艺伎的起源日本的艺伎文化是由京都开始向外发展,可追溯至约17世纪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东山。八坂神社是京都众多神社及寺庙中一个非常著名的神社,历史悠久。当时有很多“水茶屋”店,贩卖茶和点心,让日本全国各地到来的信徒有个暂时休憩的地方。
2/
艺伎的华美妆容卖艺不卖色的艺伎,对妆容十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一个妆容,可以使一个女人风情万种到倾国倾城。要装扮好一个艺伎,一般有三个部分:露出颈部的和服、代表纯洁的白色妆容和高耸的岛田头。艺伎化妆虽浓,但用料多以传统原料为主。
此外,在古代,艺伎为了美丽而做染黑齿的装扮,这样的习惯被称为“染黑齿”。这种特殊的美妆技法流行于江户时代,不仅是艺伎,连当时的女性都会做这样的装扮。
3/
日本有名的艺伎在日本三百多年的艺伎历史文化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伎,她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在男性主导世界中鲜艳的一抹亮色。
(一)中西君尾
在三国时期,王允除掉董卓的关键一环,就是貂蝉的离间计,也让貂蝉的美名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实,在日本也有这么一位艺伎间谍,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就是中西君尾。
出于大局的考虑,中西君尾在井上馨的劝说下,决定暂时屈从于岛田左近,并伺机刺探幕府的消息。潜伏在岛田左近身边的日子裡,中西君尾打听出了不少重要情报,正是得益于这些情报,维新派才一举除掉了岛田左近,最终赢得了倒幕运动的胜利,并迎来了一个明治维新的盛世。因中西君尾的特殊贡献,被日本人誉为“勤王艺伎”,直到今天,仍然在日本的影视剧、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
(二)中村喜春
而要说到艺伎的表表者,中村喜春就是这样一位千娇百媚、让人痴狂的艺伎,也是特有日本传统文化的绝美使者。
不过中村喜春的爱情并不如意,1940年27岁时隐退,嫁给了一名日本驻缅甸的外交官,丈夫有外遇最后离婚收场,不过离婚后的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重当艺伎,以出色的三弦琴技为当时了无生气的日本舞坛注入了另一番景象。中村喜春可谓日本光辉时代的象徵,甚至是神秘日本艺术的化身。
1956年,中村喜春移居美国,定居纽约。后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日本文化。2004年在纽约逝世,终年90岁。中村喜春先后共有10本作品面世,包括于1983年推出的自传《东京艺伎回忆录》。
4/
现代艺伎的现实20世纪初,日本艺伎数量曾逼近80 000人,如今却只剩下2 000人左右。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兴起,传统的艺伎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加上与艺伎共进晚餐可花费将近8万日元,许多人宁愿选择较便宜的娱乐方式,如唱卡拉OK或到居酒屋等。加上艺伎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老了并无养老金,按照行业规矩也不能结婚嫁人(一旦结婚就不能当艺伎),这种生活的无依无靠感也让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望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