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赋》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所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并感伤自己的身世。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其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乃全文精华,意为:当年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是多么枝繁叶茂、婀娜动人;如今再看那柳树,却是枝叶凋零,十分凄凉。树木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人总有一天也会衰老、死亡,想到这些,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伤呢?

根据工作人员所知,毛主席曾两次情难自禁的背诵过这首《枯树赋》,其心境那种悲痛可想而知。
1951年,是朝鲜战争的第二年,此时58岁的毛主席终于知道了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当时是叶子龙将周恩来写给毛主席的信给了毛主席,当时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心中是周总理委婉的说明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并劝慰毛主席要注意身体。
毛主席当时脸色蜡黄,目光迟钝,看着信件整个人都僵硬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劝慰毛主席,还是江夫人上前安慰着毛主席。

毛主席已经情难自禁的嘴唇都在哆嗦着,但是他仍然克制着内心的痛苦,没有哭,也没有流眼泪。
李银桥为毛主席点燃了烟,屋子里陷入很长时间的沉默,毛主席只是抽着烟,直到第二支烟,他才沙哑着声音叹息。
他说,战争嘛,总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岸英是个苦孩子,从小没了娘,后来参加战争,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这一年,毛岸英才28岁,结婚刚满一年。他就离别新婚妻子刘思齐去了战场。
曾经毛主席28岁那年,毛主席也是一样离别妻子杨开慧去了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毛主席抽着烟,沉默很久之后,才轻轻吟诵着这首《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之后毛主席轻轻说:开慧,岸英和你一样,是为了革命,为人民牺牲的,人民将永远怀念你们…
此外再无只言片语,而他内心那种痛在场的每个人都看着也很难受。
随后,毛主席说:这件事就先不要对思齐讲,晚点,尽量晚点…唉,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么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
这个时候,他同样失去了儿子,可关心的仍然其他人。当彭德怀打电话来的时候,彭德怀也是情难自禁,毛主席反而劝慰他,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志愿军战士死了成千上万,岸英也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不能因为是我的儿子就觉得不应该牺牲,他跟所有人民子弟兵一样,都是人民的儿子。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吟诵《枯树赋》,而第二次是1976年,这个时候毛主席80多岁了,又患了很重的病,周总理逝世后不久,毛主席就让张玉凤给他读《枯树赋》。

张玉凤给毛主席读了几句,毛主席就说让他试着背诵,看能不能背诵出来。
根据张玉凤回忆,毛主席很吃力的背诵了两遍,可以看得出他因为失去了两位亲密战友朱德和周恩来而悲伤,只是他没有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这首《枯树赋》来寄托他的哀思。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一生为了国家,从来没有享受过天伦之乐,青年失去了母亲,中年又失去了妻子,晚年又失去了了孩子。直到他逝世,身边却没有一个自己的亲人!
致敬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