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过最省心的新人小李,最近变“躲猫猫”了。
上周三我端着咖啡去茶水间,门虚掩着,听见里面窸窸窣窣。探头一看,小李正蹲在旧报纸堆里翻找,怀里抱着本磨毛边的《公司制度汇编》,后背蹭了块灰。我敲了敲门框:“找什么呢?我电脑里有电子版。”他吓了一跳,书“啪”地掉在地上,捡起来时指节发白:“没、没事姐,我就……随便看看。”
这可不像刚入职的小李。三个月前他坐我隔壁,转椅吱呀吱呀响,总探着脑袋问:“姐,OA系统里‘特殊审批’点哪个按钮?”“报销单附件要压缩吗?”我给他画流程图,把易错点标成红色便利贴,他全记在蓝皮笔记本上,扉页用荧光笔写着“李航学习笔记”,字迹工整得像刻上去的。
第二月他就上手了。主管在例会上说:“小李这月报销单零错误,带教的周姐功不可没。”我转头看他,他耳尖发红,小声说:“姐教的步骤特别清楚。”可那天我帮他整理桌面,瞥见笔记本里夹着张系统更新通知——是我没注意到的新功能说明,边角被翻得卷起来。
变化是从第三月开始的。他不再追着我问问题,我递过去的便利贴他接得敷衍,“嗯”两声就塞进抽屉。有次我帮他检查单子,他突然伸手把鼠标拽过去:“姐,我自己再对一遍吧。”屏幕上的流程跳得飞快,和我教的“先填申请人再选部门”不一样。
上周五他突然说要离职。我帮他收拾工位,蓝皮笔记本从抽屉滑出来,掉在地上摊开。前半本是我画的流程图,用红笔标着“重点!”“必看!”;后半本密密麻麻全是他自己的笔记:“新系统可以同步关联项目号,比手动填快2分钟”“特殊审批走邮件更留痕”,甚至夹着张旧报纸剪报——2018年公司改革时的报道,标题是“流程简化,效率为先”。
他收拾完电脑,把笔记本递给我:“姐,这送你。其实我刚来就翻到旧报纸,听说以前流程更灵活……您教的特别对,可我总想着,能不能再快一点?又怕您说我瞎折腾,就偷偷试。”
现在我偶尔路过他空着的工位,还能看见桌角蹭的那块灰。原来带新人不是给他铺好路,是留条缝让他自己探出头。就像我妈教我包饺子,总说“捏紧边”,可我偏要学外婆的“元宝褶”——有些摸索,藏在“躲着翻旧报纸”的笨拙里,比“零错误”更金贵。
声明:作品含有虚构演绎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