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接连两天针对不实传言进行公开辟谣,展现出对网络谣言零容忍的态度,维护国际舆论环境的清朗。
2月6日:驳斥涉柬埔寨不实言论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回应少数自媒体关于“柬埔寨领导人在中美间选边站队、中柬合作受阻”的谣言,明确指出相关言论是“无端的造谣攻击和恶意中伤”,强调中柬合作始终基于平等互信,项目推进顺利。
4月24日:澄清中美谈判虚假信息 针对外媒炒作“中美正就关税问题谈判”的传言,郭嘉昆再次明确表态:“这些都是假消息。”他重申中方一贯立场——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并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同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也同步辟谣,称当前中美未开展任何经贸谈判,相关报道均属捕风捉影。
辟谣背后的信号 连续两天的快速反应,体现了外交部在信息时代强化舆论引导的决心:
权威发声:通过官方渠道第一时间切割谣言,避免误导公众和国际社会;
法律震慑:明确造谣的法律后果,警示自媒体遵守信息传播底线;
国际合作信心:以事实捍卫中国与伙伴国家的互信关系,如中柬合作、中美博弈中的原则立场。
作为网络内容创作者,我们应引以为鉴:传播信息需严守真实性,主动核实信源,拒绝成为谣言的“二传手”,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