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五道杠”,因一脸“成熟”而走红的小学生,如今却泯然众人

盖说社会 2025-04-23 15:54:41

2011年,肩挑“五道杠”的湖北小学生黄艺博,意外因一张照片而爆火。

可随着他本人更多信息被扒出后,大伙不由的再次惊呼,这纯属是天选之子啊。

3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阅读《人民日报》,13岁成为武汉市少先队的副总队长,还在各种报刊中发表了近百篇的文章,市省级奖项更是拿到了手软……

一句话概括就是,好像天生就是为了,填写考公简历而存在的。

那么,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到底成长的如何?又是否真如大家预想的那样,考公进入了体制内呢?

头次听说,“五道杠”

1998年,黄艺博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双公务员家庭。

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黄艺博的成长轨迹,从一开始就与同龄人截然不同。

在别的孩子还在玩玩具、看动画片时,他就已经开始观看《新闻联播》了,并且还对国家大事,展现出浓厚兴趣。

每天晚上,他都会和父母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新闻,尽管有些内容他还无法完全理解,但他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而父亲见他对新闻如此感兴趣,便逐句为他解析,这也进一步激发了,黄艺博对政治的浓厚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艺博的兴趣爱好愈发广泛,阅读《人民日报》 、《参考消息》等报纸,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而在阅读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七岁时,他已经开始尝试写作,且文章内容大多与政治民生相关。

每当有亲戚来访,父母总会让黄艺博朗读自己的文章,而亲戚们听后也无不称赞,惊叹于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思考。

上学后,黄艺博的优秀表现,更是引人注目。

他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学习成绩,从一年级开始就担任班长,管理班级秩序。

在课堂上,他总是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敏捷,见解独到,常常能提出让老师和同学们眼前一亮的观点。

课后,他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会主动阅读各种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他还经常前往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用自己的稿费和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生活用品,陪他们聊天、下棋,给他们带去温暖和欢乐。

光环背后的质疑

就这样,黄艺博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他获得了多项荣誉,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年少成名的他,不断被人质疑少年老成,亦或是背后有父母在指点。

甚至,一些网友开始对他的文章提出质疑,认为他的文章风格过于成熟,不像是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背后可能存在代笔。

更有甚者,将他的文章与网络上的一些文章进行对比,指出存在相似之处,这也使得代笔的质疑声愈演愈烈。

虽然黄艺博的父亲后来承认,黄艺博早期在报纸上的文章,和寄给市长的文章,都经过他的润色修改,但强调内容是黄艺博原创的,可这一解释并未能完全平息争议。

除了文章代笔的质疑,黄艺博的行为举止,也受到了质疑。

有人认为他的行为过于刻意,是在刻意塑造自己的“小大人”形象。

在一些采访和活动中,他的表现被指过于老成,说话带着官腔,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和活泼。

而这种质疑让黄艺博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他的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在学校里,黄艺博与同学们的相处,也被传出存在问题。

有报道称,他与同学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并不像对普通同学那样亲近。

在一次媒体拍摄中,黄艺博的同桌孙童,一脸不屑的表情,被镜头捕捉到,而这个瞬间也被网友们称为“不屑弟”。

事后,这一画面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也让黄艺博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总之,随着黄艺博的走红,质疑声、争议声此起彼伏,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也遭到了审视。

高考失利的转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艺博步入了高中,学业压力逐渐增大。

然而,成名后的他依旧频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外界的关注和赞誉,让他有些迷失方向。

他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在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上,参加各种演讲、活动,接受媒体采访,而对学业的投入越来越少。

曾经那个勤奋好学的少年,如今被各种社交应酬和活动填满了生活,成绩也因此逐渐下滑。

2016年,黄艺博迎来了属于他的高考。

此前,他参加了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入选资格。

当时武汉大学表示,只要他高考成绩能超过一本线38分,就可以被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

然而,现实却给了黄艺博沉重的一击。高考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仅为477分,这个成绩远远低于,武汉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五道杠少年”,如今却连一本线都没有达到,最终只能选择一所三本院校——武汉学院,就读英语专业。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惋惜,曾经的天才少年,为何会在高考中遭遇如此滑铁卢?

是学业压力过大,还是外界的干扰让他分心?亦或是他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

毫无疑问,黄艺博的高考失利,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挫折,也让他从曾经的云端跌落谷底。

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光环逐渐褪去,人们对他的关注也逐渐减少,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思考未来的方向。

如今的他怎样了

高考失利后,黄艺博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选择在武汉学院的校园里沉淀自己。

在大学期间,他依然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担任了学校团委副书记。

他组织过各类社团活动,如文化节、志愿者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大学毕业后,黄艺博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进入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的工作经历相对低调,据了解,他曾在武汉的一家国企工作,担任与团委相关的职务,继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

如今,他已经完全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不过,黄艺博的经历引发了,人们对年少成名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有人为他感到惋惜,认为他曾经是那么的优秀,年少成名,却在高考中失利,最终未能达到人们的预期,就像是现实版的“伤仲永”。

他们觉得,过早地成名和过多的外界关注,让他迷失了方向,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没有将足够的精力放在学业上,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然而,也有人认为,黄艺博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他能坚守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平凡的生活同样可贵。

而且,人生的成功并非只有考上名校这一条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方式,黄艺博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同样值得尊重。

参考资料

0 阅读:7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