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应别人向你投射的恶意,也不要反复咀嚼充满恶意的话语……

丁是丁卯 2025-04-07 08:46:40
《告白》剧照1

创伤会让你过度关注他人的感受,从而取悦他人。很多内耗的人,就是因此耗尽自己的精力。愈合创伤会让你意识到调节他人的情绪、管理他们的不安全感,并不是你的责任。

——inner

2

缺乏温度的家庭关系,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赋上“亲密”两字。亲的是血缘,而不是感动;密的是控制,而不是氛围。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3读书最大的好处之一,

能让你用最低的成本去培养你的眼界和格局。

——马未都

4

你不需要再多读一本书。

你不需要再多上一门课程。

你不需要在多一个学位。

你不需要听更多的播客。

你需要的是行动。

持续数周、数月、数年的行动。

5

幸福的时候小声点,不要打扰了别人的悲伤。

悲伤的时候小声点,不要打扰了别人的幸福。

6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认知觉醒》

7

当在航行中遇到危险时,水手们必须先移除或绑紧在船上所有可能松脱的东西。如果在行动时还需要担心各种随时可能向你砸来的杂物,就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就像这些甲板上的杂物,可能随时向我们袭来,让我们难以专注于眼下的事。首先要清空自己的甲板,才有办法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Attention

8

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抬头挺胸,腰背挺直,气血畅通,能量饱满,整个人的气质立马提升。——占星少女9

掌握智慧的重点在于学会选择性地忽视。知道该忽视谁,该忽略什么,该在哪里放下,什么时候该继续前进,以及为什么这一切都是必要的。

——William James

10

不要回应别人向你投射的恶意,也不要反复咀嚼充满恶意的话语,只要不纠缠不回应,它就无法作用在你身上。不去接住它,不要与其产生链接,它就原路返回。

11

不管好的坏的,一定要多记录,不管是用写的还是拍照片。

面对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修行,坏的能警醒自己不走偏,能释放压抑的情绪;好的能提供能量,在低谷期简直是救命稻草。

还有一点,真的不要高估我们的记忆能力,那些灵机一动的感悟,浑身起鸡皮疙瘩的觉察瞬间,可遇不可求。

有的人及时记录下来,下次一看信息就能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加速成长;有的人只是觉得被蚊子咬了一口,平淡的忽略上天的启示。

一秒能看透本质的人,主动好运连连。

——觉醒的掌柜

12

有道理:

1. 人的选择,只有当能量和段位相匹配时,才是可行的。

2. 幸福是一种能力:把不开心的事转化为开心的事,或是化解,或是看淡。

3. 人最理想的事业,无非两个要素:喜欢而且擅长。

4. 人生怎样才算活明白:不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5. 人不可高傲示人,但要高看自己,高看指对自己的发展有着坚定而清晰的预期。

6. 烦恼多是自己与自己较劲的产物。

7. 放低身段,往往会获取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8. 保持适当的忙碌,是最好的治愈。

9. 心里装满了鸟语花香,生活中就少了些是是非非。

10. 距离不会破坏关系,怀疑才会。

13

偶尔刷到依萍和妈妈对话的片段,就感觉依萍的母亲就挺一言难尽的:

因为她的逃避、软弱和不争不抢,倒逼着依萍还没成年,就被迫承担了“母亲和父亲”角色,一方面要给家庭提供经济价值,一方面还要成全母亲对“其他人”的过分善良~接济李副官一家,一方面还要给母亲安抚和希望……

小时候我只觉得依萍的妈妈善良~温柔,比凶巴巴的雪琴好太多了,但现在看来,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

依萍的当初当歌女的悲剧,不仅是她不负责任的爹,也是她不能担起责任的娘造成的,理解归理解,但她真的战斗力太弱了,突然喜欢不起来了……

——博雅女士

14

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不再需要外界的认同感,你渐渐会发现,别人怎么想你一点都不重要,你不用和每个人都保持良好关系,甚至不关心别人的生活,也不希望被打扰。

然后你就会知道,曾经苦苦追求的认同感,是你给自己的心灵上的枷锁,自由和舒适才最可贵。

哪怕一个人年纪大了,慢慢发现孤身一人也不是太坏的结果,无需考虑外在的是非关系,把所有注意力关注在自己身上。

15

之前的我精神崩溃时,我会想:“总有一天会有人来帮我的……” 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帮我。现在的我学会了一个强者思维,那就是做自己的拯救者。勇敢一点,果断地改变困境。唯一能改变我生活的人只有我自己,我会一次次地接住坠落的自己。

——わび

16

一个人要想有大的成长,有两道枷锁。

一个是父母的价值观,一个是群体的价值观。

因为大多数人会想在父母的价值观中寻求归属感,即使和父母关系不好甚至看不上父母。

还有就是大多数人都想躲在群体中,这样会感觉很有安全感和力量感。如果感觉不被群体认同,比如被有些人认为是傻逼,就非常不安。

实际上,父母和群体的价值观通常都是有问题的非常局限的,因为如果他们都对,肯定会非常优秀。你没办法超越这些,就只能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然后一起嘲笑挖苦那些真正优秀的人。

——刘小波的博

17

鲁豫在跟马薇薇的那期播客里说,在夏梦女士去世前,她曾经采访过她。

后来她们就聊了当时金庸先生爱慕她的事情。夏梦女士说,金庸并没有如外界传的那样猛烈追求她,倾慕她,他们是认识多年的。

鲁豫跟马薇薇都认为,金庸会在小说里很深情很代入地讲爱而不得,且描绘得最动人。

我想了一下几个很深刻的角色确实如此,比如程灵素,郭襄,霍青桐,何红药以及李莫愁等。

或许他就是放大了自己的爱而不得,也就是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倾慕夏梦,但是这种情绪,这种体验,太适合创作了,于是他一遍遍在文字里强化了自己的感情。

我想了一下,我陷入恋爱时,也是把他写下来时,最爱他。他的美好源于我对他的想象与创造。写作既成全了我的情绪,也成全了他的魅力。

就像有次我看圆桌派里,金宇澄说外界的事情不太会影响他,因为他把所有产生的情愫与悸动,悲伤与愤怒,无奈与遗憾,全都写在自己的书里,既是排解,也是创造。

——miss汉谟拉比

今天碎片化时间读到的图文来自网络/学习群/书籍/朋友圈尽量注明了出处/不代表个人观点/侵删转发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
0 阅读:0

丁是丁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