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三强的较量:保利、华润、中海

潘堂 2025-05-01 11:14:43

专注行业进化及10强房企战略研究

老潘说

4月初老潘提出:中国当下房地产已进入“10企+10城”高缩聚发展新格局。

即活跃的楼市也就10多城,能折腾且有活力的房企也就10余家。

而如今,在10余房企中,又以头部三强更为耀眼。

昨天恰逢保利交出24年年报成绩单,整体对比看,以保利,中海,华润已经成为10强中的“领头羊”。

比如总量看,2024年三巨头保利、华润、中海销售总和已超9000亿,占整个行业9.7万亿销售额比例已经接近10%。

比如能力看,三巨头各有千秋,有着各自的领先维度。比如

保利,再次蝉联“规模王”;

华润,继续坐稳“利润王”;

中海,虽然规模利润没夺冠,但财务质量却是三强中最健康、最安全的,堪称“财务健康王”。

以上只是老潘总结的三强最直观的差异标签,但三强的真正较量,还需站在更多元维度去综合PK,才能发现房企三强更多的能耐与不足。今天老潘特别分享一下一篇《保利、中海、华润三家谁强谁弱?》,以后老潘也会进一步做房企三强的系列PK。

来源:南方日报 授权发布

作者:冯善书

正文:

截至2025年4月30日,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和华润置地三家央企头部企业均已披露了2024年“成绩单”。

1,央企三巨头的综合较量

通过核心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我们对三家头部企业的综合实力亦一目了然:

保利发展依然维持“行业规模一哥”没有争议,整体保利以3230亿销售额和3117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一,但销售仅比老二中海高出116亿微弱差距,营收仅比老二华润高12%。

华润以255.77亿归母净利润,12.08%的净利率,双双大幅领先中海,成为新的“利润王”,而且成长性和稳健性均可圈可点。

中海在财务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其94.7%的归母净资产占比、29.2%的净负债率,在行业遥遥领先,甚至可以直接对杠一众港企。

南方产业智库制图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公告

2,收入双料冠军保利VS盈利双料冠军华润

从销售额与总营收来看,保利发展以3230亿元销售额和3117亿元营收居首,是收入双料冠军,不过,营收规模仅比老二华润高12%。

对比之下,保利的问题在于,其盈利能力欠佳。

其一、保利归母净利(50亿元),仅为华润(256亿)的1/5、中海(156亿)的1/3。

其二,保利归母净利润暴跌58.56%,净利率仅3.12%,主因合作开发项目多(归母净资产占比57.8%),利润被少数股东稀释,而且三四线存量项目占比相对偏高。

整体而言,保利发展表现出“规模大但利润薄”的失衡特征,其利润表现,显著落后于规模的王者表现。

保利发展大楼 来源:保利官网

权益规模方面,中海发展以4018亿元净资产居首,但保利归母净资产占比仅57.8%(中海94.7%),反映保利发展合作开发项目较多。

盈利层面PK,华润置地全面领先,中海次之,保利较弱。

具体看

华润净利率12.08%、毛利率21.64%均居首位,主要受益于高品质住宅和商业地产(如购物中心、写字楼)的稳定收益;

中海毛利率17.70%、净利率9.61%次之,这也意味着中海毛利率表现,已等同于“行业中等水平”。

保利发展毛利率仅13.93%、净利率仅3.12%,反映住宅开发业务盈利空间受限。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华润ROE 9.52%显著领先,中海4.15%、保利2.53%,显示华润置地资本利用效率最高,保利净资产回报能力较弱。

3,成长性指标PK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长性指标方面,保利2024年销售额、总营收、归母净利等各项指标均同比2023年大幅减少,归母净利甚至大幅下挫58.56%;

中海归母净利亦大幅下滑39%,但是难的是中海24年销售额实现了0.3%的正增长,中海是2024年十强房企中唯一一家正增长的头部房企。

相比之下,华润销售额虽然同比下滑15%,但总营收仍实现了11%的增长,而归母净利跌幅控制在18%。这显示

保利发展在公司运营方面出现较大波动,盈利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而华润置地因为第二曲线的领先,整体更为稳健且盈利能力最强。

南方产业智库制图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公告

4,中海资本结构最稳健,华润土储减幅最小

同样是央企不缺钱,但财务结构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比如从净负债率来看,中海超低的29.2%净负债率,远低于行业警戒线(不得大于100%为红线),对比之下,保利发展74.3%净负债率,相对风险最高,而华润置地31.9%表现得相对稳健。

从归母权益占比来看,中海94.7%的归母净资产占比表明其权益结构健康,保利57.8%和华润68.7%,需警惕少数股东权益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中海发展大楼 来源:中海官网

在土储方面,2024年末保利发展以6258万平方米土储居首,华润5194万平方米次之,中海仅2877万平方米,可见

保利未来销售弹性更大,但需关注去化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三家企业土储总量均出现了明显波动。

保利和中海同比2023年分别减少了57.4%和46.75%,华润减少了17%,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规模增长。

这也意味着,保利和中海2024年去库存成效显著。

南方产业智库制图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公告

5,华润利润王,保利规模王,中海财务健康王

最后,从综合实力看,如果对三家头部央企进行排名的话:

其一、华润置地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最优,商业地产贡献稳定现金流,ROE行业领先,财务稳健性仅次于中海;

其二、中海发展财务健康度最佳(净负债率29.2%),高端住宅开发毛利率突出,但土储规模较小限制长期增长潜力;

其三、保利发展规模优势显著,但归母净利、ROE等指标垫底,需优化成本管控及权益结构,警惕较高负债的风险。

华润置地办公楼 来源:华润

在风险管理方面

保利发展需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减少对合作项目的依赖,降低净负债率至更安全的区间。

华润置地商业地产受消费复苏节奏影响,需关注租金收入稳定性及资本化率波动。

0 阅读: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