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美沈阳总领事殴打中国雇员,毛泽东指示:逮捕判刑

历史人戈未央 2024-03-25 22:32:39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翻越宁夏六盘山时,毛泽东豪情满怀,张口吟出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13年后的1948年,也是10月,东北野战军发起的辽沈战役胜券在握,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一败涂地,蒋介石这只“苍龙”的东北军队已经“群龙无首”,四面楚歌的沈阳也朝不保夕。

当时,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工业中心,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十分发达,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早在日本投降前夕,毛泽东曾经表示:宁愿丢几个其它地方的根据地,也要占领东北,只要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基础。由此,沈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可见一斑。

10月27日,东北野战军拿下了沈阳外围之前,中共东北局根据毛泽东的电示,成立了沈阳特别市军管会。任命陈云为主任,伍修权担任副主任兼任沈阳卫戍区司令员。

11月1日拂晓,伍修权和卫戍区政委陶铸武装进入枪声四起的沈阳时,位于五纬路与三经路交汇处的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瓦尔德,看到东北野战军虽然荷枪实弹搜索前进,但既没有开枪也没有破门而入,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天傍晚,瓦尔德收到了时任代理国务卿艾奇逊的电报,指令其为保护美国公民和美国商业的利益,并设法以非正式和私人的形式,与中共地方当局建立有效的工作联系。

作为美国一名老资格的外交官,瓦尔德有着苏联12年、伊朗8年和中国3年的外交经历,可越是老司机“越怕走夜路”。

因为抗战胜利后,美国倾力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如今战略要地东北眼看就要落入中共之手,虽然保留沈阳领事馆对美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并可以尝试与中共保持外交联系,可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冒险。

但一想到自己将成为第一个直接同中共政权打交道的美国外交官,瓦尔德的兴奋远远超过了恐惧。何况,即将升任国务卿的艾奇逊也发来了“指点一二”的电报。

11月2日,沈阳特别市军管会开始在大和旅馆(今沈阳宾馆)办公,除了先期进城的伍修 权和陶铸,还有军管会主任陈云以及带领的4000多名接管干部,并立即颁布了“约法八章”。

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还是有些担心,尤其是保护沈阳外国人的安全问题。想当年,北伐军攻入南京之后,因冲击并抢劫了外国使馆和外国人住宅,导致美、英等国炮舰的直接干预,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南京事件。

于是,毛泽东以中央的名义电示东北局,除了同意陈云、伍修权等人提出的允许外国人继续从事金融及商务活动外,还必须武装保护其领事馆安全,防止国党特务捣乱的责任,一俟秩序恢复,军管会撤销,此项武装保护亦即撤销,但仍应派出人民警察在领事馆门外站岗。

这让陈云,尤其是负责军事与外交的伍修权十分紧张,一时间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保护外国人及外国领事馆的任务上来。

此时,中共任命的沈阳市第一任市长朱其文也已经到任,这不仅布告了全体市民,也通知了美、英、 法等三国领事。这让瓦尔德兴奋不已,于是亲笔书写贺信一封,“期望并确信能与先生建立亲密关系”,并指派参赞助理罗卡格送到了朱其文手中。

按照军管会的指示,朱其文当即复函邀请瓦尔德以及英、法领事与苏联商务代办,于第二下午2点30分晤面。

晤面之前,陈云特别提醒年仅39岁的朱其文:与外国人的晤面应十分慎重,多听少说,有些问题可以“一问三不知”。

这次晤面,朱其文确实如陈云提醒的那样,除了例行的情况介绍,大多是面带笑容,甚至瓦尔德对武装保卫领事馆提出异议时,也只是微笑着礼貌地摇头示意了事。

中共接管沈阳的“约法八章” ,其中十分关键的有四条: 首先,敌伪留下的一切物资、文件不得外拿,甚至不能触碰文档和文件;其次,敌伪的财产在没有得到确认之前,任何人不能占用;再次,对旧政权的人员进行识别,若是特务必须抓起来,但不准杀人;第四,对于职员一律留用,并按时发放工资。

因为这个纪律十分严明的“约法八章”,沈阳解放后仅用了四天时间就恢复了城市正常运转。作为一市之长,朱其文自然功不可没。而朱其文高兴之余,竟自作主张带领翻译林莉、周砚,先后回访了法国、英国和美国领事馆。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中国人的礼节。朱其文的来访,让原本情绪沮丧的瓦尔德为之一振,于是趁机表达了美国对中国完全没有领土的野心,只是希望在商业和技术方面重新回到东北来。

思维超前朱其文当场表示:美国人是受欢迎的,自己愿意看到美国商人在平等的基础上恢复在东北的贸易活动。

瓦尔德顺水推舟,又提出了东北解放区与美国通信等悬而未决的问题,朱其文痛快地答复说:只要美国的船只能够开到大连港,就可以将信寄到解放区。同时,还出注意道:也可以试着走走苏联远东这条线,因为可以通过满洲里的铁路线直达解放区。

朱其文的这番话,对瓦尔德来说无异于“福音”,在电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中共虽然拿下了东北,但还是不敢招惹美国。

瓦尔德

而朱其文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违反了外交纪律,所以回到大和旅馆后,既没有向陈云和伍修权报告,也没有进行工作反思,直到得到了消息的陈云和伍修权、陶铸集体和自己谈话,才如梦方醒。

陈云严厉地训斥道:“关于外交纪律已经三令五申了,务必小心谨慎,一问三不知,你怎么还是随便乱说!美、英、法领事留在沈阳,就是试探我们与苏联的关系,你的答复不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吗?"

额头冒汗的朱其文急忙解析道:“我只是想向他们证明,在我党的领导下市政恢复得如何迅速。”

陶铸立即批评道:“幼稚!你一个负责干部,连这一点警惕 性都没有吗?”

这时,一直没吱声的伍修权发话了:“必须立即报告党中央。”

第二天,经过一夜的斟酌,陈云、伍修权和陶铸三人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并就此事作了自我批评。

看完了详细报告的毛泽东,立即指示周恩来以中共中央的名义致东北局:今后凡外事上的问题, 必须严格遵循中央方针。

11月11日下午3时,陈云与在前线的林彪电话讨论东北军区迁到沈阳事宜,当谈到美、英、法等领事馆问题时,林彪最关心的是这些领事馆有没有电台,如果有,一定缴下。

伍修权当即命令卫戍部队:依次收缴外国领事馆的所有电台。

15日上午10时,伍修权手下的一位参谋向瓦尔德递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令”: 要求美国领事馆在36小时内将电 台全部送交军管会。

瓦尔德见要收缴自己的电台,于是立即致函陈云,说电台系由中国国民政府承认与批准者,而领事馆的存在也依赖于电台,故希望能批准此項电台及使用为盼。

在瓦尔德看来,中共之所以保留美国总领事馆,不仅允许作为美国官方机构行使职责,而且还会向朱其文市长一样,“采取一种更为合作与友好的态度”。

16日夜里9时,离规定的时限来临的前一个小时,瓦尔德得到了通知:军管会负责人将于17日上午10时,在军管会办公地就收缴电台问题作出说明。而次日上午9时许,瓦尔德再度得到通知说:会见时间改至18日下午3时。

军管会将时间一推再推,这让老谋深算的瓦尔德断定,中共方面缩手缩脚了,只要自己如约相见,电台的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18日下午3时,瓦尔德在副领事哈巴特的陪同下,来到大和旅馆一楼的军管会会客室,只是他希望见到的朱其文市长不在场,接待他的第一见面的军管会副主任兼卫戌区司令员伍修权。

伍修权开门见山道:“不论先生的电台有何重要作用,在军事管制期间,一律不得使用。当然, 先生所有收发报机及其零件,我们将妥为保管的。望先生能够遵行。”

瓦尔德一愣,立即声称:“我们认为这样做将有损于本领事馆的存在。没有电台,我将无法与国务院和大使馆取得联系,也我难以行使保护美国侨民利益的正常使命。”

伍修权回答说:“继续使用你们的电台将是违抗军管会命令的 行为,我相信先生能够了解它的严重性。至于先生与美国方面的联 系,我想重要电报可用明码电报, 转经军管会审壹批准后发出。”

瓦尔德两手一摊:“ 电台是美国政府财产,未经国务院准许,我们是无权交出的。既然电台禁止使用,那么,是否可以由军 管会派人就地查封,等我们向国务 院通报之后,获得批准后再做处理?’

伍修权斩钉截铁:“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电台必 须交出。”

一番争执过后,伍修权站起身来:“既然先生不肯自动交出电台,那么我们只好派人到 领事馆去取了。”

瓦尔德十分傲慢地回道:“那是你们的事情。”

伍修权也不客气道:“那好,十七点我们会派人去取!”

伍修权(左二)

回到领事馆的瓦尔德,急忙口述发电报告了在南京的司徒雷登大使,说电台正在被没收过程之中,应尽快通知国务院。

瓦尔德发完电报之后,心情沮丧地只等军管会来收取电台,但一个小时过去了,军管会的人却并没有如约而至。

原来,军管会只顾执行林彪的命令,限期瓦尔德交出电台之前也没有考虑到外交问题,这才急电请示中央,从而导致36小时期限未能执行,原定于17日的约谈,因未见中央回电,又改期估计能得到中央回电的18日,并将最后通牒定在了下午5时。

不料,等到了傍晚却仍不见中央的回电,不得已,陈云电话林彪直接请示中央。见最后通牒的期限又难以执行,陈云只好让伍修权下令部队取消了行动。

这时,政治和军事影响超过了辽沈战役的淮海战役已经于11月6日打响,毛泽东和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通宵达旦地守在作战室。直到当天夜里9点,周恩来才将起草好了回电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读完电报说道:“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多的顾虑?” 

  周恩来知道这是在说陈云,于是回答说:“外交上没有经验,怕出乱子。”  

  “那就不要先斩后奏嘛!”毛泽东有些生气地说:“自己下了命令,自己又不去执行,难道中央不同意就取消命令不成?人民政府的尊严不要了?我看这样好,既然敢于蔑视我人民政府的命令,我们正好有理由把他们软禁起来,没有我们的准许,不让他们随便出入。但是,也要对沈阳的同志提出批评。”

经毛泽东修改,周恩来连夜发电指示陈云:

三十六小时的限期已过,美国旧领事仍未将台交出,即应由军管会给以最后命令,说明如在令到后若干小时内再不交出,即认为该旧领事故意违抗命令,你们有权派队入室检查,并将电台带走。凡驻在该旧领事馆的人员,因其蔑视中国人民政府限期交出电台的命令,将禁止其与外界自由往来。

  但没过两个多小时,周恩来又急匆匆地返了回来。原来,电报刚刚发走,林彪的电报也到了。

得知陈云因为没有接到中央回电,又作废了收缴电台的最后通牒时间,毛泽东十分不满地说:“美国人不过是逼我们进领事馆强取罢了,怕它什么,发个声明,我们和美国又没有外交关系,国民党给它什么权利关我们何事。声明态度严厉些,让他们知道,那里是解放区,不是国统区,他们不遵守我解放区政府和军管会的命令,我有权禁止他们的出入自由,直到将他们驱逐出境!”  

  当夜(19日)凌晨5时许,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签字的电报,直接发到了东北局和沈阳军管会:  

  美领拒不点交电台给我,其目的在逼我入馆强取,造成我进入领馆检查及强取美政府财产的两种籍口。

我之对策,应立于主动,首先向其声明,我解放区政府与美国政府并无外交关系,旧美国领事馆根据从国民党政府所取得的一切权利,我们一概不能承认。

我人民政府对现在沈阳之旧领事馆的人员,只当外侨看待,保护其居住安全,并非正式外交来往。如旧领事馆人员有任何不遵守军管会所宣布的法令的行为,军管会有权实行人身及室内检查,禁止旧领事馆的人员行动自由,直到驱逐出境。

因此,我军管会有权命令旧领馆停止电台连络,交出电台由我保管封存,待将来双方建立外交关系或旧领馆人员自沈阳回国时,当予发还。现旧领馆人员既拒绝接受此命令,我军管会即应派公安机关进入室内,自行接收,并由双方点数,签字封存。 

尽管中央的指示已经十分明确,但收缴美国领事馆的电台非同小可,接到中央电示的东北局副书记高岗也赶到了军管会驻地,一番周密研究后决定:20日上午11时,武装收缴美国领事馆的电台。

当天下午,军管会参谋萧桂盾将收缴清单送到了伍修权面前:3部发电机,3部手摇马达,2部台式发报机,9部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报机,真空管等无线电器材一批。

伍修权看后大吃一惊:一个美国的领事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电台?

起初,伍修权有些不相信,等叫上陶铸来到一楼大厅一看,不但账物相符,而且那9部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报机还铮光瓦亮,这更加引起了他和陶铸的高度怀疑。

伍修权急忙返回二楼办公室,立即电话报告给了高岗。

高岗

高岗听后的第一判断是:“我看这个领事馆很可能就是一个特务窝子!”

在11月21日凌晨召开的的东北局会议上,委员们也几乎一致认为:美国领事馆确有从事特务情报活动的嫌疑,其领馆内或所属的美孚院、安息院等处极可能还藏有秘密电台,必须立即采取坚决措施,断其水电和电话,防止其情报传送。

会后,东北局在报告中央的同时,命令社会部立即抓捕已经重点掌握的特务分子,从外围调查美国领事馆的特务活动。  下午3时,伍修权的卫戍区配合社会部不仅抓获了潜伏特务伯彦苍,还起出了与美国领事馆同样型号的2部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报机。

当晚,根据内线情报,又抓获了潜伏特务吴人俊,起出了2部同样型号的电台。经过紧急突审,又连夜捕获了特务佐佐木,再起获了2部同样型号的电台。

伯彦苍供称:1947年,经美籍日本人中村介绍,充任总部在上海的美军联络团驻长春分团负责人的私人蒙语教师,后被发展为情报人员,月薪50美元;1948年年8月来沈阳后,归美军联络团驻沈阳分团美籍日本人西田领导,负责调查外蒙及苏联的有关情报,月薪高达100美元;10月27日,在美军联络接到2部电台与密码,以备上海受训情报员回沈阳使用。

 吴人俊供称:1947年12月,经美军联络团的巴兰德森介绍参加美国情报工作,受美国沈阳领事馆内自称亨特的大个子领导,担任沈阳至天津间的交通工作,月薪40美元,外加旅费10美元;信件由沈阳美籍日本人北迁卓二送交其住处,再由他送至天津一美国人住处;10月28日,亨特召其去领事馆,说中共即将占领沈阳,送信工作停止,改用无线电联络;当天,亨特交其半年薪金14两黄金以及2部电台和6本密码,叮嘱其先潜伏,等派人来联络,即可启用电台。    佐佐木供称:1947年年10月,经美籍日本人北迁卓二介绍,认识美国沈阳领事馆雇员美籍日本人西田,先是做翻译,后经西田介绍加入情报队,集中搜集苏联和解放区的情报;随后,其又接连发展了3名情报员;10月27日,西田交其2部电台,等上海受训人员来取。    三人的供述一致承认受美国人雇佣从事情报工作,而雇佣者都利用美国沈阳领事馆做掩护,瓦尔德从事特务活动的嫌疑指数急剧提升。    要坐实瓦尔德的间谍身份,首要的是坐实西田和亨特美国沈阳领事馆工作人员的身份,而这又是一个十分刺手的外交问题。

高岗立即请示时任东北局书记的林彪,于23日下午4时,召开东北局委员会议紧急研究对策,制定拿到瓦尔德间谍身份的证据与办法。

张闻天问社会部部长邹大鹏:“是否能够找到所有领事馆人员的照片,让那几个人(伯彦苍、吴人俊、佐佐木)对照一下?”    邹大鹏急忙道:“已经找到贴有照片的美国侨民的名册,但没有结果。”    高岗问道:“这两个美国特务(西田、亨特)会不会化名藏匿在领事馆里?”。    列席会议的伍修权和陶铸肯定地说:“不会”

原来,美国沈阳领事馆最初被禁止出入的有22人,21日晚,根据瓦尔德的请求,卫戍区已将其中的18人人送回在美孚院和安息院的住所,现在里面只有4人,除了瓦尔德和日本人巽四郎,其他两个,一个是在前来阅览图书的德国侨民,另一个是领事馆雇用的一个中国职员”。  林彪一听,急忙问陈云:“那么,美孚院和安息院查过了吗?”    陈云回答道:“没有。我们现在确实应该搜查一下这两个地方,也许里面还藏匿着电台和特务分子。”    最后,会议决定立即请示中央,是否可以根据掌握的亨特和西田的特征,前去美孚院和安息院进行搜查,以便找到美国沈阳领事馆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

同一天的西柏坡,收到了陈云署名的“断水断电”的报告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时沉默起来。

  刘少奇道:“这件事,沈阳方面做得欠考虑啊!” 

“不是一件事,也不是两件事!”毛泽东大声说道:“朱其文的问题就很幼稚,那里(沈阳)的报纸又去替美国涂脂粉。现在好了,态度端过来了,又一下子走到另一边去,把什么电线、电话统统给人家割断了。”

  周恩来也有些生气地说:“不是不可以割,问题是这么大的行动不事先请示。刚刚批评了限期收缴电台不请示,这次断电又是不请示。”。  

毛泽东转过脸去问刘少奇:“恩来起草的电报看过了么?”  

  刘少奇回答说:“看过了。我同意对美国和英、法在态度上要有所区别。”  

  朱德也附和道:“这不是说我们永远不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也不是说对这些国家的政策毫无区别。”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有些同志就是不大懂得策略。对英、法领事馆无论如何不能同对美国领事馆一个样子,不要限制他们的出入,断了的电也要恢复。当然也不必马上修复,那样也不适当,一件一件来。” 

  此时,毛泽东主导的外交政策虽然有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想法,但依旧没有做出“一边倒”的决策。

因为,尽管美国等仍在支持国民党,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定要与它们为敌,只要它们能够与南京断交,停止支持国民党,转而承认共产党,中共未必不打算同它们发生外交关系。

另外,即便美国等一时不能放弃国民党,但只要愿意遵守中共解放区所规定的各项法令,中共也未必要采取处处与之尖锐对立的态度。

同时,顽固地、并且是有效地支持国民党的只有美国,英、法两国在这方面的态度颇为暧昧,区别对待的政策,将会有效地孤立美国,最终加速美国抛弃国民党的过程。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东北局的来电不仅证实了苏联“美国坚持留在东北是别有用心”的说法,而且让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有了这样的判断:美国的阴谋不小啊!  

  于是,周恩来亲自起草电报要求东北局,在武装监视之下,不必禁止瓦尔德与其妻来往,一切有关美国领事馆从事特务活动的证据,必须首先设法从已捕人犯口中获得,掌握确实证据后才能采取必要行动。 

  几天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又获得悉:美国正在考虑以某种方式承认将来的新中国联合政府,但其目的是要通过恢复与新中国的贸易,分化中共现在的统一战线,努力营造反对力量,以此来抵抗共产党。

毛泽东勃然大怒:美国武装援助蒋介石打不败共产党,现在竟亲自出马,搞起这种孙悟空钻进牛魔王肚子的卑鄙勾当来了。于是,愤然批示:“此种阴谋必须立即开始注意,不要使美帝阴谋在新政协及联合政府中得逞。” 

  此时的瓦尔德,除了一周可以三次在武装监视下前往市场里去购买食品,其余的时间都被软禁在领事馆里。

瓦尔德当然不会知道,中共已经破获了l其领事馆掩护的特务,这让自己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其一举一动都在引起军管会的严重怀疑,他就是美国特务活动的直接参预者或指使人。

美国沈阳领事馆人员

因此,尽管中共中央曾明确来电,但为谨慎起见,东北局仍旧坚持暂时不给瓦尔德与家人互相来往的机会。

  时间到了12月,鉴于淮海战役顺利进行,部队也已经完成对平津塘沽地区敌军主力的切割包围,沈阳的敌特活动已经无法威胁到军事进程,于是毛泽东指示周恩来电告东北局,恢复了沈阳领事馆人员之间的往来,并于圣诞节当天恢复了对领事馆的供电。

但东北局尤其是伍修权却不敢半点马虎,依旧继续侦察监视美领事馆人员,同时专门派人和电台三处设点侦听,果然发现了美孚院副领事哈巴特的房间里偶而有无线电波发出。但为了谨慎起见,伍修权请示东北局要求侦察人员必须掌握确实证据,否则绝不能采取行动。

12月28日零点40分分,卫戍区的侦察员又追踪到了哈巴特房间内发出的电波,断断续续竟达30分钟。

伍修权当即判明,美领事馆仍藏有秘密电台并向外发报,据此,起码瓦尔德间谍指使人的行为已经坐实,于是紧急请示东北局专门负责此事的张闻天:是否立即行动,抓捕瓦尔德。

张闻天连夜以东北局名义急电中央:继续侦听,当其再次发报时,进行突然搜查,争取当场照像,并乘机进行抓捕和全面搜查。

30日,周恩来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批阅后,代表中央复电东北局并沈阳军管会:按报告方案行动。

伍修权一时又紧张起来。但自28日后,侦察员再也没有侦听到任何无线电波,致使抓捕和搜查行动一度停了下来。

转眼已是1949年的1月。此时,淮海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平津战役也胜利在望,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开会,研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会议期间,外交问题被第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

  毛泽东异常严肃地说:“美帝的对华政策就是两手,一是帮国民党打我们,二是通过某些右派,甚至利用特务从我们内部破坏我们。从现在情况看,国民党失败后他是可能承认我们的,这样他就能够钻到我们内部来同我们作斗争了。因此,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应当不给他这种机会。我们要等到中国全部解放了,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并且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基础统统搞掉,再说承认的话。”

突然,毛泽东一挥手道:“这就叫做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

此前,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如果美国转而承认新中国,不仅会加快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进程,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共产党的地位与威信,所以美国一贯支持蒋介石集团也就罢了,但其在沈阳的间谍与特务行径,以及坚持在中共的政权中扶持反对力量的企图,不得不让即将建立新中国共产党人加倍警惕与小心。

事情突然有了转机。会后不几天,毛泽东得到了中央社会部的报告,桂系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趁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正密谋“和共反蒋”。1月21日,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李宗仁随即发出国共和谈的声音。

毛泽东当即抓住和平的旗帜,一方面准备接受与国民党和谈,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外交姿态,试图动摇美国继续支持过国民党的政策。 

  1月25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下达了一个关于19日外交工作指示的“补充指示”,对原指示中的两项内容做了一项变通办理:对平津两地外国领事馆所有的电台,包括美国领事馆在内,“暂置不理”。

此令一出,沈阳军管会对美国领事馆的监视与人员软禁也相应地放松了许多。瓦尔德不但可以自由进出领事馆,而且每天晚上和休息日,也可以回到妻子和孩子们的身边。

4个多月后的 6月7日,瓦尔德收到了军管会转来的美国国务院准备关闭沈阳总领事馆的电报副本。此后不久,军管会也明确通知瓦尔德开始撤离沈阳的准备工作。

瓦尔德一听,紧缩了半年多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此时,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早已解放,中共代表黄华根据中央指示与司徒雷进行了“侦察式”的交谈。

然而结果却证明,美国不仅不同意迅速改变与国民党的关系,而且千方百计地试图分化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还明显地企图干预和分化新中国政府,坚持要美国承认新中国,未来中国的政府里必须吸收一切被美国政府认可的民主人士。

在毛泽东看来,美国的一意孤行和无礼要求,不啻是要新中国在新政府中“吸收一切美帝走狗”。 

  这时,已经进驻北平西山的毛泽东又接到了报告,美国政府于5月31日公开宣布了其驻沈阳领事馆人员被软禁的消息。

毛泽东当即判明,不能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与期待了,于是立即吩咐新华社发一个此前一直保密的消息,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在沈阳都干了些什么。  

  6月19日,新华社奉命发布沈阳军管会破获美国间谍案,其幕后指使人就是美军联络团与美国驻沈阳领事馆人员。 

  毛泽东意犹未尽,6月24日,又亲自批示公开广播《美英外交——特务外交》一文,明确指出帝国主义的美国政府针对新中国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敌对性质。

  同时,十分善于总结的经验教训的毛泽东,一夜挥就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宣布了中共政治和外交实行“一边倒”,与苏联友好,坚决反对居高临下、横行霸道的美国政府。  

  不久,美国国务院也公开发表了中美关系白皮书,为其在中国的失败寻找借口。毛泽东岂能错失良机,接连为新华社写了五篇批判这一白皮书的评论文章,并公开警告国内那些仍然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中间派”、“中间阶层”、“落后分子”,或者“自由主义分子”、“旧民主主义分子”、“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们,应彻底丢掉“崇美”、“恐美”的自卑心理,切不可靠向美帝国主义一边。

  8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

此时,南京的驻华使节包括苏联大使,都跟国民党政府南下去了广州,只有司徒雷登和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还执意留在南京,两人都试图能与毛泽东见面。后来,潘尼迦如愿见到了毛泽东,并成了新中国的朋友,而司徒雷登却“夹起皮包走路”了。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让亿万普通的中国人挺起了腰杆儿。于是,包括在沈阳美国领事馆内被颐指气使惯了的中国雇员,也开始敢于顶撞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了。

由于撤离工作被勒令停止,又涉嫌间谍活动,瓦尔德一怒之下解雇了与其发生争执的中国雇员姬玉衡。而当姬玉衡再度理直气壮地前来讨要当月的薪水时,瓦尔德竟将姬玉衡踢下楼梯致伤。

瓦尔德(中)

毛泽东得到报告后,十分震怒,当即指示东北局:立即公开逮捕瓦尔德,并公开进行审判。

最后,毛泽东又在周恩来起草的电报上,提笔加上了一句:“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10月24日下午3时,伍修权派出的卫戍部队进入了领事馆,当众宣布了对瓦尔德的逮捕令。同时,另有5名涉嫌间谍的美国人也遭到了逮捕。

因为是公开逮捕,领事馆大门外顷刻间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市民。一阵高过一阵的“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呼喊声,不仅让瓦尔德和5名被捕的同伴面色苍白,也让领事馆的其他美国人心惊肉跳。

6天后,沈阳市公安局正式以间谍案和伤害他人案对瓦尔德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当月的下旬,瓦尔德等人被分别被判处几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缓刑一年,同时宣布驱逐出境。  

  一名美国领事级别的外交官被新中国公开逮捕,并公开判刑,无疑,这对于二战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来说,可谓是莫大的羞辱。美国总统杜鲁门盛怒之下,甚至想派飞机和武装部队突袭沈阳抢回瓦尔德,以挽回美国人的面子。而清醒的美国军方断然拒绝行动,因为这不仅救不了瓦尔德,反而会卷进针对新中国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争。 

  毛泽东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巨人。《论人民民主专政》不是公开宣布政治和外交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嘛,那么就要“言必行,行必果”。

12月6日,毛泽东离开北京远赴苏联,不但解除了沙俄时代的不平等条约,而且收回了中长铁路、大连和旅顺等主权,而且签订了平等互利的中苏友好条约,彻底破灭了美英等列强打压新中国的梦想。

12月11日,就在毛泽东还在访问苏联的路途中时,瓦尔德在我武装人员的押送下,也登上了南下上海回国的火车。

已经升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得到消息后,立即报告了杜鲁门。此时,这位超级大国的总统和瓦尔德一样,不但没有一丝笑容,反而有一种“自己的国家被武装押送”的感觉。

参考资料:(1)《新中国外交风云录》;(2)陈云回忆录;(3)伍修权回忆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