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高岗派42军军长秘密出国侦察┃血战黄草岭01

历史人戈未央 2024-03-25 22:32:18

【血战黄草岭是抗美援朝的一场遭遇战,也是震撼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的序曲。没有42军124师的黄草岭阻击战,志愿军一次战役以及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就无从谈起,那么美军饮马鸭绿江也将成为现实。笔者将每次用5000字左右的篇幅,每周一到两篇连续发表《血战黄草岭》,敬请大家关注。】

1950年的10月,位于长白山深处的吉林通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那散居在乡野和森林中的满、朝、蒙等少数民族,更为这座兴起于光绪年间的边塞小城,增加了几许亮丽的景色。

10月8日黄昏,东北边防军42军长吴瑞林和军作战处长侯显堂跳下吉普车,急匆匆走进了吉林通化柳河县三源浦镇大理寺的124师驻地。

此时,大理寺附近的一个营地里,紧邻的370团2营4连和371团2营4连,正在举行劳动之后的饭前拉歌比赛。

“解放区那么呼咳,大生产呀么呼咳……”370团2营4连的通讯员刘和林刚指挥连队唱出两句,371团2营4连的司号员张群生就人大声喊道:“老腔调了,换一段新词。”

371团2营4连的人,随即齐声击掌起哄:“换一段,换一段!”

事前没有准备的刘和林,急忙喊道:“要换,你们先换!”

张群生显然是有备而来,张口领唱道:

“北大荒那么呼咳,开荒地呀么呼咳,人问我什么队伍呀呼咳,371团那么呼咳!371团那么呼……咳!”

见抓头绕耳的刘和林,半天憋不出一句词来,370团2营4连连长盖成友猛地站起来,大声喊唱道:

“能打仗呀么呼咳,能生产呀么呼咳,人问我什么队伍呀呼咳,370团那么呼咳!370团那么呼……咳!”

望着拉歌不断的两个连队,拄着拐杖的吴瑞林笑道:“好嘛,看一个部队,看的就是士气!”

出门迎接的代师长苏克之朝吴瑞林汇报道:“在我124师,370团和371团不分伯仲,都是可以打主力的团。”

吴瑞林转身用拐杖指着附近绿油油的玉米,说道:“包米的长势不错嘛!”

师政委李季中答道:“包米听得锄头响,一边锄来一边长。至多再锄上一两遍,就到收获的季节了。”

“恐怕,你124师等不到收获的季节了!”

苏克之敏锐地感觉到了吴瑞林的话里有话,问道:“军长,你是说124师还要朝边境开拔?”

这时,开饭的号声响起。吴瑞林问:“战士们晚上吃什么?”

李季中急忙回答:“玉米饼子就咸鱼。”

“一定让战士们吃好。”吴瑞林突然命令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70团连夜移防辑安。”

随后,吴瑞林指着和副政委汤从列站在一起的副师长兼参谋长肖剑飞说:“由你亲自带队。”

见124师的主官们一头雾水,侯显堂做了一番解析之后,和吴瑞林上车返回了通化的军部。

解放军开发北大荒

原来,10月7日上午联合国大会以47票同意、5票反对和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操纵的八国提案,麦克阿瑟得到指挥美军越过三八线作战的特权后,立即命令美军的骑兵第1师就越过了三八线,与先期北上的韩军朝平壤发起了攻击。

预感到战争迫在眉睫的吴瑞林紧急请示东北军区和13兵团同意后,于是急忙赶到了124师驻地亲自下达了命令。

望着远去的吉普车,苏克之朝李季中道:“看来,部队出国作战就在眼前了。”

当天的深夜,已经进入梦乡的吴瑞林突然被警卫员张蒙山叫醒:东北军区派来的专列已经到了通化火车站,连夜接吴瑞林和军政委周彪去沈阳开紧急会议。

吴瑞林的一个反应是“部队要出国作战了”,于是急忙吩咐警卫员叫上了侯显堂。

几人匆忙赶到火车站时,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派来的秘书已经等候了多时。

带着眼镜的年轻秘书下车迎接道:“我奉命来接两位首长,去沈阳大和旅馆开会。”

吴瑞林与秘书是老相识,问了一句:“怎么,还是军机不可泄露吗?”

军区秘书道:“首长,您到了大和旅馆,一切都明白了。”

吴瑞林和周彪、侯显堂以及警卫员走进车厢落座后,专列便悄悄地离开了车站。

专列经柳河朝辽源、四平、沈阳方向一路不停,不多会儿,邻座的周彪、侯显堂以及警卫员便打起了瞌睡来,而没有半点的睡意的吴瑞林,满脑子都是奉命进入东北半年多来的的一幕幕。

还是当年的春节期间,自湖北孝感42军驻地乘军用专列一路北上的吴瑞林,在沈阳皇姑北陵大街的东北军区司令部见到了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和参谋长段苏权等人。

带着黑边宽框眼镜的高岗直截了当地说:“东北是革命的老区,是全国的后方,现在的东北有9个省,人口4千万,土地130万平方公里,但从黑龙江经鸭绿江到旅大(今旅顺)4600多公里的边防线,却没有一支主力部队,你们42军回来就成了东北军区唯一的主力部队。中央军委决定你们回东北,就是要你们既要参加生产建设,又要巩固东北的边防。”

吴瑞林想起了途径丰台朱德面见自己时的叮嘱:“路径丰台时,朱总司令也当面交代我,开荒搞生产的同时,不能忘记手中的枪。”

高岗说:“朱总司令说得对。而眼下,你们42军主要任务是屯田垦荒。”

吴瑞林趁机请示道:“请军区首长明确42垦荒的具体位置。”

看到高岗递过来的目光,一边的段苏权起身走到了地图,详细地介绍起早已拟定好了计划来:“经东北军区研究,42军军部驻齐齐哈尔,126师驻嫩江,125师驻孙吴至小兴安岭一线,124师驻北安、拜泉一线……”

这些垦荒的地点,吴瑞林一时没能记住多少,但却牢牢记住了朱德曾和高岗再一次提醒的话:

开荒搞生产的同时,不能忘记手中的枪!42军是东北军区唯一的主力部队,既要参加生产建设,又要巩固东北的边防!

4个月后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而当天早上,吴瑞林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这得益于吴瑞林一手创建的《电讯报》。

早在1945年秋天,吴瑞林率领部队自山东进入东北安东(今丹东)时,一江之隔的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北是人民军和苏联红军,三八线以南则是韩军和美军,同时,鸭绿江两岸还有大量没有投降的日军和汉奸部队。一时间,中苏朝韩美的情报人员遍布安东。

鉴于安东的复杂形势,吴瑞林立即选拔了几名通晓俄语、英语、朝鲜语和日语的高学历官兵,专门收听国外电台的时局新闻,再翻译过来经吴瑞林阅示后,以《电讯报》的形式发到营级以上单位。

吴瑞林将《电讯报》看做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即便到了北大荒也没有减员一人。

凭借这个《电讯报》,吴瑞林第一时间得到了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占领台湾和仁川登陆,以及美国政府高层对朝鲜内战的态度与麦克阿瑟相关言论等军政重要消息,时间几乎与北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聂荣臻等人同时。

兵者,诡道也。吴瑞林深知这句至理名言,所以也不是所有听译过来的消息全部下发。

看完情报处长孙照普送来的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后,吴瑞林立即装进了机密档案袋里,不用说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参谋处长肖剑飞和作战处长侯显堂,就连刚上任的军政委周彪也没有告知,直到中央公开了消息。

事后,周彪问及此事,吴瑞林没有解释,只说了一句:“兵者,诡道也。”

周彪听了,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因为刚来42军报道也就作罢。岂不知,吴瑞林瞒江过海的事还在后头。

5天后的6月30日中午,吴瑞林正在齐齐哈尔市军部大院的家中准备吃午饭,警卫员张蒙山突然闯了进来:“东北军区来人了。”

自称是东北军区秘书的来人报告说:“首长,我这里有高岗司令员给你的亲笔信,请你看后立即动身。专列已经在车站等您了,午饭可以在火车上吃。”

吴瑞林急忙拆开信封:“吴瑞林同志:立即来军区面谈。高岗。”

看罢高岗的亲笔信,吴瑞林立即带上警卫员随军区秘书上了专列,经过一夜的奔波,第二天上午赶到了沈阳中兴街31号高岗的家中。

高岗

吴瑞林拄着拐杖径直登上了二楼的客厅,望着表情严肃的高岗和刚到任不久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贺晋年,不由地心里一愣:又要打仗了!

高岗开门见山地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武装侵占了我国的台湾,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周总理发表的外交声明,你都听过了吧?”

吴瑞林回答说:“听过了。”

高岗的目光透过眼镜看着吴瑞林:“这次特派军区秘书和专列接你来,是当面向你传达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并请你接受中央军委交给你的新任务。”

吴瑞林禁不住问了一句:“又要准备打仗了吧?”

高岗略一停顿,说:“是的。鉴于当前的形势,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以13兵团为主的东北边防军。而目前,东北地区的作战部队只有你们42军。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你42军,7到10天内由齐齐哈尔南下集结于通化、梅河口一线待命。42军是全军第一支垦荒屯田的部队,这一次你们又要打头阵了。”

一边的贺晋年,将军运计划书递给了吴瑞林:“部队的运输方案全在里面了,下来,东北军区运输部会直接与你们联系。”

高岗嘱咐吴瑞林:“执行此任务要绝对保密!一不准打电话,二不准发电报,只许当面交待任务。你马上乘专列返回部队。”

贺晋年起身道:“任务紧急,就不留你吃饭了,你马上乘专列返回达齐齐哈尔,连夜部署移防。”

当天夜里11点,返回齐齐哈尔军部的吴瑞林,连夜开会下达了移防命令:

42军的所有生产任务和农具移交地方;

军直和124师为第1梯队集结于通化;

126师集结于通化以东的临江大理寺;

125师集结于梅河口;

各师必须在 7月7日到达指定位置。

一周后的7月8日,42军全部到达指定位置的第二天夜里,东北军区秘书又带着高岗的手令和专列抵达了通化,当面朝吴瑞林说:“军区首长请你和周政委连夜去沈阳。”

第二天(7月9日)临近中午,吴瑞林和周彪在沈阳东北军区司令部见到了高岗、贺晋年和军区政治部主任周桓。

高岗依旧开门见山:“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你们42军首先要搞好以美军为作战对象的军事训练,要考虑到与美军及其帮凶军作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把问题先提出来,再研究解决的办法;在政治思想上,要教育部队提高认识,对作战对象应有充分的估计。”

贺晋年也提醒说:“东北军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你们42军武装到适应作战的要求,但你们也要高度重视军事训练,特别是要多研究美军的战术,尤其是防空和打坦克,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时,高岗看了一下手表说:“这次不能再让你们饿着肚子回去了,中午我请大家到家里吃饭,一会儿边吃边谈。”说完,一行五人乘车到了中兴街31号的“高岗楼”。

餐间,见周彪与初次见面的贺晋年、周桓谈兴正浓,吴瑞林趁机将高岗叫到一边,低声请示说:“司令员,我想去朝鲜北部做一次侦察?”

高岗一怔:“说说你的想法?”

吴瑞林压低了声音说:“我计划带上作战处长和侦察处长化从安东出发,先到熙川,经江界到我国境内的临江,返回熙川后再经满浦和辑安回国。”

高岗问:“怎么去?”

“我们化装成火车工人,在火车上边走边观察边绘制地图,这是十分重要的战前准备工作!”

高岗当即表示同意,但提醒吴瑞林:“出国侦查,既要熟悉情况,又绝对不能暴露身份。”

吴瑞林心里清楚,去朝鲜侦察事关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大局,一旦暴露身份引起国际事件,即便是权高位重的高岗也将无能为力,但吴瑞林心里有这个底气。

抗战胜利后,吴瑞林曾先后两次负责集体遣返人民解放军序列里的朝鲜族正规部队,1945年在安东的第一次,不仅认识了金日成,还陪金日成做了平生第一件元帅服。1950年在郑州的第二次,吴瑞林请示上级批准不光连人带武器一起放行,还每人发了5元的生活补贴,这让金日成和人民军官兵十分感动。

吴瑞林没有时间对高岗讲这些,只是合盘说出了自己思考良久的具体安排:

当日连夜返回通化,第二天(7月10日)下午召开军党委扩大会贯彻东北军区的最新指示,第三天(7月11日)一早趁军领导到各师传达会议的空档离开通化,名其名曰“东北军区召开作战和侦察会议,第四天(7月12日)自安东乘火车出国侦察”

高岗听后补充道:“就说会期7天,回来后,再利用两天的时间搞出一份详细的作战地图来。到时,将地图发到边防军的团以上单位。”

说罢,二人又回到了笑声不断的餐桌上。

7月12日拂晓,在东北军区政治保卫部部长的周密安排下,化装成火车工作人员的吴瑞林、侯显堂、孙照普和两名侦察参谋以及警卫员,秘密登上了一辆开往朝鲜的火车,开始了5天5夜的侦察。

当天,火车到达戒备森严、一派忙乱的平壤北站后,吴瑞林一行又趁着夜色,换乘另一辆火车,经熙川抵达江界,接着又朝满浦和中国境内的临江方向驶去。一番侦察后,这才又返回了平壤方向。

凭着将近20年战争经验,从后方几乎清一色的妇女和老人甚至少年的铁路警卫中,吴瑞林敏锐地察觉到了人民军的兵力不足,极有可能抵不住美军已经加入的敌人力量,解放军出国作战是迟早的事,于是又乘火车沿平壤——熙川——临江——平壤——熙川——满浦——江界、临江、辑安(今集安)的路线,来回走了数遍。

去的时候,吴瑞林几人坐在车头上,返回时坐在车尾上,仔细查看着沿途的地形。

铁路沿线哪里有山,哪里有洞,哪里有灌木丛林,能否掩护部队,哪里有河,河水多深,河面多宽,以及有哪些村庄,村庄大小,离铁路有多远,都一一记录下来。

一旦发现重要位置,吴瑞林立即目测数据,侯显堂随时记录,孙照普当场画出草图,两名参谋拾遗补漏,直到将朝鲜北部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再次回到熙川已是深夜时分。吴瑞林几人还没等下车,突然被几个朝鲜便衣围了起来,警卫员和两名参谋随即掏出了50响的驳壳枪。

对峙几分钟后,走来一领导模样的人只是一招手,几名朝鲜便衣迅速撤离而去。

后来42军回国时,特地为其饯行的金日成说,吴瑞林几人过江不久,就被朝鲜内务部的人盯上,随即层层上报,直至到了金日成那里。

出国侦察回来后的8月14日,吴瑞林带领42军师以上干部,乘军用专列参加了东北边防军在沈阳召开的战备会议。

会上,代表中央军委做《朝鲜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的高岗说道:“美帝国主义这次侵略朝鲜半岛,一方面要把它纳入从阿拉斯加到英国、北欧新月形锁链,封锁社会主义阵营。而另一方面 还要建立一个战争走廊,沿日本50年前侵华的老路,经朝鲜半岛向我国东北发动侵略。现在美国发动的侵略朝鲜战争,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行。在敌人向朝鲜发动进攻 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高岗接着又问:“我国和朝鲜是友好的邻邦,只一江之隔,是你在东边打,我在西边看?是让敌人占领了朝鲜打到我国的东北头上再和他打呢?还是采取积极防御,援助朝鲜人民,把敌大的进攻制止在朝鲜?”

高岗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战略上的后发制人观望侥幸的态度,只能遭到被动挨打,积极防御支援朝鲜人民,先发制人将敌人的进攻制止在朝鲜,才是我们的正确方针。”

高岗缓和了一下口气,继续说道:“至于什么时候出征,什么时候打出去,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已不只一次向敌人、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国的态度,指出我们决不能让侵略者侵略我们的邻国而置之不理。至于行动的时间什么时候合适,要看敌人对战争发展的进程情况和我们准备的程度。我们准备好了,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发展,什么时候有命令,我们就什么时候坚决打出去!”

会后在返回通化的专列上,吴瑞林与相对而坐的周彪紧急决定:

一旦出国作战,清一色美式装备的124师打前卫,军参谋处长肖剑飞到124师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同时命令军工兵营赶往自己亲自选定的过江地址辑安,随即展开修筑水下桥。

其后的时间,吴瑞林又通过《电讯报》得到了以下的消息:

9月15日,美军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自仁川登陆后,并占领了汉城。其后,腹背受敌的人民军开始自洛东江一线撤离,美第8集团军和韩军开始了衔尾追击。

9月30日,周恩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大会上严厉警告美国:

“中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全部国土以后,需要在和平而不受威胁的环境下来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工作。但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谁要是企图把中国近五万万人口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谁要是抹煞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益,而妄想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要碰得头破血流!”

周恩来的公开讲话,更让吴瑞林预感到了解放军将难免出国作战,并与美军一决高低。

10月8日,就在吴瑞林赶到124师下达紧急命令的当天,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布了《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辖第13兵团及所属之38军、39军、40军、42军以及炮纵第1师、2师、8师,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与此同时,彭德怀也秘密乘飞机自北京飞到了沈阳,并当即决定召开13兵团和炮纵正军级以上干部会议。

而这在当时还属于国家最高军事机密,所以吴瑞林一时并不知情,直至抵达沈阳大和旅馆见到了彭德怀。

(待续)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违者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