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华为Mate X与三星Galaxy Fold掀起折叠屏手机浪潮以来,这一新兴品类便被视为手机行业突破创新瓶颈的关键赛道。
短短五年间,全球折叠屏手机年销量从不足100万台飙升至2024年的16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
但当市场期待迎来爆发式增长时,202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却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部分机构预测2025年市场或将陷入负增长。
很多人都说,折叠屏其实就是昙花一现的“美丽废物”,尝鲜过后,就没人买了。那么真的是如此么?
关于质疑者的论据集中于三大痛点:生态适配滞后、成本高企、耐用性存疑。
在软件层面,多数应用仅对折叠屏进行简单拉伸适配,无法发挥大屏优势,导致用户体验与直板机差异有限。
硬件方面,大折叠屏手机均价长期维持在万元以上,是同配置旗舰机的1.5-2倍,而铰链磨损、屏幕折痕、跌落易损等问题又进一步推高使用成本。
所以机构认为,2025年全年会跌4%以上,直到2026年,苹果推出折叠屏,才会好转。
但机构预计错了,2025年开年的市场表现,却让看空者大跌眼镜。
IDC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根本没有下滑,反而是在狂飙。
其中华为以75.6%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这一数据揭示了关键真相:折叠屏市场并非遇冷,而是进入结构性调整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正在被淘汰。
华为为何这么猛?以一季度热销的华为PuraX为例,它是一款以阔折叠设计的手机,16:10的比例重新定义屏幕比例----16:10内屏让文字阅读少翻页、视频黑边更窄,红枫镜头精准还原肉眼色彩,鸿蒙5.0带来丝滑交互,再加上配套的生态,让用户体验明显提升,所以能够热销。
折叠屏的未来:从尝鲜到常用而华为折叠屏的热销,也印证了一个逻辑:当折叠屏突破“炫技”阶段,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时,市场潜力远未释放。
而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轨迹,恰似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的历史重演——初期因技术不成熟饱受争议,但随着供应链成熟与生态完善,终将开辟全新市场,最终迎来大发展,成为主流产品。
华为用数据证明:没有不好的品类,只有不够好的产品。或许正如余承东在PuraX发布会上所言:“最好的折叠屏,是用户忘记它是折叠屏。”
感觉折叠是想替代平板,定位并不能算成手机,就像刚开始很多人用平板打电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