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玩越野的第一台车,坦克300和BJ40该选谁?

那些车AUTO 2021-06-17 13:51:36

点击关注,让选车更有趣!

消费多元化已然成为了现今汽车终端市场的主旋律,“潮文化”、“皮卡文化”、“旅行文化”等逐渐支撑起了个性化、年轻化的新次元。在众多标签中,“越野文化”绝对算是当前最热门的,最具话题的分支之一。

从家用SUV,到跨界旅行轿车,甚至到摩托车、自行车,“越野”噱头已经无处不在。随着坦克300问世,坦克品牌相继独立,越野爱好者们的情绪也被调到了高潮。

坦克300在众星捧月中被推出,让人不禁发问,“这到底是不是年轻人玩越野的唯一选择”。相对直接回答“是”或“否”,一句“相同价位下尚有一台同样实力强劲的硬汉越野车型——BJ40”的回答显然更加客观。那么,坦克300和BJ40谁更能代表该级别的越野天花板呢?

都定位越野 ,但一个经典,另一个时尚

无论是坦克300,还是BJ40,乍一看都能让人轻松感知出这是一台定位鲜明的,为越野而生的硬汉型SUV。在外形设计上都在竭力与千篇一律的城市型SUV进行着区分,整体轮廓呈现出的都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造型风格,细节的打磨上无不彰显着与生俱来的,“欲征服山河”的越野基因。

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坦克300要比BJ40更加显大。这与坦克300大面积的磨砂包围,黑色涂装的轮毂,枪灰的反光镜以及全系标配的车顶行李架不无关系。毕竟对于坦克300而言,自身丰富的车漆配色匹配上“黑化”后“显小”的部件,自然凸显出了车身的庞大;反之,BJ40的前保险杠和轮拱,均采用了与车身同色的车漆,加之银色反光镜壳具有一定的反光(反射)效果,使得在视觉层面BJ40的整体性更强。

另一方面,坦克300的车身数据也要全方位盖过BJ40。

从长宽高数据和轴距数据来看,BJ40都与坦克300有所差距。因此,视觉效果上的差距尚有客观数据做着支撑。坦克300不光“看着”更大,实际尺寸的确也稍占优势。

往细处看,两台车的中网设计都兼具了一定的复古与时尚。不过,所谓的“复古”在不同的车型上表现形式会存在异同。

例如坦克300的灯组采用的是类似于奔驰G-Class传承数十年的圆形设计,该思路也常被摩托车企所采纳,像那些标榜复古的车型大多都使用了圆形头灯,本田的CB650R如此,宝马的拿铁也是如此,杜卡迪821依旧类似。

而“复古”用在BJ40身上更多体现为“经典”,从中网设计来看,独特的家族式造型与历代北京牌越野SUV及JEEP旗下的老旧车型如出一辙,甚至与大切诺基都保持着较高的相似度。这既是BJ40向经典车型的致敬,也是BJ40用自己的方式去站位“越野”。

虽然两车兼具复古和时尚,但侧重点不同,确切地说坦克300的时尚程度要凌驾于BJ40之上。毕竟后者的时尚,让人能想到的也仅有灯组内的矩形LED光圈,封闭式的光源和路虎家族倒有几分相像。除此以外,或许可拆卸车顶使这台BJ40秒变“敞篷”也能与时尚搭边。至此,BJ40的时尚气息几乎匿迹。

之所以说坦克300更偏时尚,因为坦克品牌的定位与北京就略有不同。坦克诞生之初,官方赋予了其“个性、时尚、潮流、越野”等基因,坦克300的到来并不仅仅是要满足越野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会是年轻人“追异”和“爱玩”的选择。从坦克300新推出的赛博版车型就足以看出官方的用意。

另外,坦克300车漆颜色用“橙色”作为了主打色。放眼望去,新车阵营中另有一台主推橙色的车型便是领克02 Hatchback,也喊着相近的口号。本是性能跑车热衷的配色,如今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可谓是审美升级和时尚升级下的共同结果。

除了大面积采用“黑化”和“磨砂”的覆盖件,坦克300在两侧的圆形灯组中还嵌入了横幅式的LED光带,此举无疑成为了复古灯组中的点睛之笔,使之完成了复古向潮流的跃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坦克300的前脸一眼望去像极了“机甲”,又像来自未来的大玩具,而BJ40就是一台中规中矩的,生在当下的越野车。

侧面来看两车的次顶配车型所采用的轮胎规格保持了一致,均为265/65 R17的胎;车尾部分,两台车也都采用了外挂的全尺寸备胎以彰显“硬汉”身份。

坦克300豪华细腻,BJ40朴实随性

虽然说两款车价格、定位相仿,但在内饰布局和用料上则展现出了不同的功力,精细地说,坦克300在豪华氛围的营造上,在科技座舱的把控上都是BJ40所不能及的。

有人说,坦克品牌脱胎于WEY品牌,后者本身就是以“豪华调性”所著称的。加之制造工艺和细节处理本身就不是北汽的强项,从北京奔驰常年被诟病的做工就能感知一二。因此,关于两车内饰的对比,本身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拼。

实际上,论两台车内饰的整体构造,不仔细品味的话,BJ40和坦克300的差距并不算大。两者的设计风格相近,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两台车在有意向奔驰全新G-Class靠拢。例如内饰部分最为传神的部分——中控区域的圆形出风口,不说和奔驰G一模一样,至少也有个八九成的相似。好在北汽加入了专属元素,在BJ40空调出风口内设置了北汽LOGO以作装饰。

除了两车在空调出风口上相似的“启发”,很难再找到彼此的交集。

坦克300装配了时下最流行的,也是公认最具豪华格调的双12.3英寸液晶屏;而BJ40依然采用的独立显示屏。从屏幕样式来看,只能说两车各具特色,各有追求。但从UI设计,信息丰富程度,屏幕分辨率来看,坦克300对BJ40却有碾压之势。

另外,BJ40中控屏幕依然保留着较大的黑色边框,屏占比和坦克300已不能同日而语。至少说在科技化、数字化的表现力上,BJ40还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相对当下的主流水准,基本处于掉队的状态。

好在挡把的设计方面,BJ40超出了人们对一台北京牌越野车的预期。游艇式样的电子挡把设计无疑挽救了BJ40车内的豪华属性,也拔高了豪华下限,至少让BJ40具备了与坦克300角力的机会。

反观坦克300,毕竟“老东家”WEY品牌长期致力于“豪华建设”,挡把设计依然可以用别具一格和超凡脱俗来形容。介于坦克300的设计师直接将飞机拉杆的设计理念套用在了挡把之上,BJ40虽然可以一战,但仍旧没能占得上风。

内饰用料上,坦克300同样保持优势。从方向盘和座椅的皮质包裹来看,BJ40和坦克300仍然不在一个级别,即便BJ40方向盘采用了打孔设计,但在材料基础上的差距较难被追补。客观来看,坦克300的用料和细节处理要更细腻,更具豪华感,皮质触感更接近真皮,BJ40多少有些粗犷。

坦克300更友好,BJ40更纯粹

关于越野性能,大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别为设计、部件和越野配置。

从目前已有数据来看,在接近角和离去角的设定上,坦克300和BJ40算是各有千秋。但从最大爬坡度和最小离地间隙的数据来看,坦克300略微占优。

再结合坦克300的车身尺寸本身也要领先于BJ40,理论上来讲坦克300在车身设计上的优势多半会转化为更好的通过性。同时,坦克300还装配了“坦克掉头”的功能,所以在最小转弯半径上坦克300拥有巨大优势。

从两车的硬件情况来看,BJ40还是展现出了老牌越野SUV的精髓。不过,坦克300也算旗鼓相当,至少没有出现明显弱势。

动力参数上,两车有着不同的上限,原因在于坦克300采用的是汽油发动机,而BJ40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但论峰值扭矩,两台车基本处于同一高度,而决定越野脱困能力的从来都不是马力,扭矩才是王道。

两车都采用了电控分时四驱系统,坦克300具备中央锁止功能,而BJ40的低速扭矩可以放大2.542倍,大于坦克300的2.48倍。

两车也都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和非独立后悬,但在越野玩家眼中,BJ40拥有更专业的,更坚实耐用的底盘。另一方面,在被动安全上,用户也更加青睐纯粹的越野“老炮儿”,比如BJ40的防滚架采用了高强笼式结抗翻滚结构+内藏防滚杆,官方宣称可抗压50m山坡翻滚。

但无论如何,从越野运动对结构安全的需求来看,BJ40的被动安全优势绝对是其放手越野,保证安全的制胜法宝。

助力形式上,BJ40的液压助力对于路面的反馈以及真实性都要明显强过坦克300的电子助力。

另外,在两车的顶配版本上均配备了前后桥差速锁,即我们常说的“两把锁”。虽然厂家号称坦克300拥有“中央差速锁”的第三把锁,但在专业玩家眼中,所谓的第三把锁无非是挂入四驱后与前后轴形成硬连接的四驱分动箱,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第三把锁,更像是厂家造势的噱头。所以硬件配置上,BJ40有着无争的话语权。再者,BJ40还有着成熟的,丰富的改装方案,可玩性要远胜坦克300。

对于BJ40更加纯粹的越野属性已无需多言,但坦克300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像“蠕行模式”、“全地形控制系统”、“透视底盘”等智能辅助配置大大降低了初级玩家入坑的门槛,友好性明显更高。

在越野软硬件配置上,可以说两车各有千秋,各下一城,没有好坏,只是擅长的点不同。

总结:虽然说坦克300和BJ40在外形上都属于“硬汉”风格,但从内饰表现开始便呈现出了两极分化。坦克300极力想用豪华属性、智能配置去征服消费者,而BJ40则是坚持返璞归真,用最纯粹的,最硬核的越野实力去征服越野玩家。并不能说孰强孰弱,只能说两者代表的派系不同,产品价值观有异。退一步说,两台车都是该价位和级别的佼佼者,如何选择全凭用户的态度。

0 阅读:18

那些车AUTO

简介:提供专业的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