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印“馀狼”
一、整体风格这是一方秦印,正方形,有界格。
它的文字造型有明显的从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特征。例如,一些比较随意的、不对称的形态、以及“犬”字的笔顺都有明显的大篆特征;而“犬”下面的两长竖又有明显的小篆特征。
二、字法1.“馀”字
“馀”:从食,从余(房舍)。表示有食物、有房舍,很丰足。“馀”也是一个姓。
“食”:像一个装满食物的食器,上面有盖。
注意,“食”字下面不是“良”(liáng),而是“皀”(jí)。
“皀”是装满食物的食器,没有盖。“鄉(乡)”、“卿”、“饗”、“即”、“既”等字里面的部件都是“皀”。

《汉字演变五百例》:食
“余”:像一个下面有支撑物的房舍。

《汉字演变五百例》:余
2.“狼”字
“狼”字:从犬,良声。
“犬”:象形,有身体、嘴巴、耳朵、腿和尾巴。

《汉字演变五百例》:犬
“良”:通“廊”,像廊道的形状。

《汉字演变五百例》:良
在此印中,“狼”字的右上方写成了“口”,它只是象形文字的一个演变,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是把它理解也廊道的出口也是可以的。

01 红白分布
线条较细,红多白少。
02 有界格
有界格,但空间不均分,“馀”字占的空间大,“狼”字占的空间小。
03 不填满
秦印的文字在界格中的安排比较随意,不像汉印那样四个角填满。
04 不对称
不对称是写意的重要表达方式。例如:
①“馀”字最上面的“撇”和“捺”不对称,“撇”长“捺”短,“撇”高而“捺”低;
②“馀”字中间的“日”字形,左边宽,右边窄;
③“狼”字右上角的“口”,里面的“横”向右下方倾斜;
④“狼”字右边的“日”字形,向右上方倾斜,而且中间的横不均分,上面留空多,下面留空少。

05 文字变形
此印中“馀”字的构造可以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食”的上部向右伸展,盖住了“余”,“余”字中间是一横。
第二种:“食”和“余”共同使用了上面的“撇”和“捺”,“余”字中间是二横。

因为凿刻的原因,很多线条不是很平直,中间有一些小的曲折,也有粗细变化,这样的线条很有质感。
五、转折转折以圆转为主。
六、端点端点多是圆的,也有尖的。
七、边框边框厚重。
八、残破印面保存得比较完整,上边框和右边框有种烂烂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烂烂的边框
最后,展示一下我刻的“馀狼”:

我刻的“馀狼”
作者:董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