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坚持换电策略却销量疲软,巨额亏损难止。这家曾以“高端+换电”双标签立足的新势力,正面临市场质疑:换电究竟是护城河,还是拖累?

2025年1月,蔚来品牌销量仅7951辆(不含子品牌乐道),主销车型ES6、EC6等月均销量不足千辆,核心品牌竞争力持续下滑。即便加上乐道5912辆的贡献,整体销量13863辆仍被小鹏(30350辆)、理想(29927辆)等竞品碾压。对比:小鹏MONA M03单月交付超1.5万辆,小米首款车月销破2万,蔚来“高端化”标签难掩市场冷遇。
2. 换电优势未转化为销量动能蔚来春节期间换电服务单日峰值突破13.6万次,高速换电占比83.2%,用户平均换电时间仅9分16秒。然而,换电便捷性并未拉动购车需求——用户选择换电,却未必选择蔚来。数据显示,蔚来充电桩80%服务非蔚来车主,换电站利用率与销量增长脱钩。
二、换电策略:万亿投入与骑虎难下的博弈1. 成本黑洞:换电站盈利难掩整体亏损蔚来上海换电站单日订单近万单,接近盈亏平衡点,但全国3107座换电站中,仅部分核心城市盈利,县级站点利用率低。第四代换电站单座成本降至150万元,但2024年蔚来全年亏损超400亿元,换电网络年投入超百亿,资金压力巨大。
2. 技术争议:友商围攻与用户疑虑友商攻击换电模式“阻碍技术迭代”“成本高昂”,特斯拉前车之鉴被反复提及。蔚来虽以“可充可换可升级”反驳,但用户仍担忧:
技术兼容性:电池包规格统一限制车型设计灵活性,与特斯拉“车身电池一体化”趋势背道而驰;安全隐患:频繁拆装电池的可靠性存疑,尽管蔚来宣称专利螺栓可保障3000次换电无松动。3. 战略坚持:换电联盟的“孤注一掷”蔚来近期推出兼容多品牌电池包的换电站专利,联合一汽、长安等8家车企组建“换电联盟”,试图分摊成本并扩大生态。奇瑞星途首款合作车型计划2025年三季度上市,但市场接受度仍是未知数。
三、市场与技术的双重绞杀1. 增程崛起,纯电赛道遇冷2024年增程式车型销量增速远超纯电,理想、问界等品牌借增程技术抢占市场。蔚来坚持纯电+换电路线,却未能复制特斯拉的标杆效应,反被质疑“技术偏执”。
2. 高端定位的“枷锁”蔚来成交均价31.2万元,与BBA正面竞争,但品牌溢价难敌传统豪华车企。乐道品牌试图下沉至20万元市场,却面临小鹏、小米等性价比车型围剿,定位尴尬。
3. 资本耐心耗尽蔚来累计亏损超千亿,2024年单季亏损仍达44亿元。相比之下,理想、问界已实现盈利,资本市场对蔚来的“长期故事”逐渐失去信心。
蔚来的“诺基亚时刻”?蔚来的困局,本质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碰撞。换电模式若成功,将重塑新能源汽车补能生态;若失败,则可能成为拖垮巨头的“致命浪漫”。2025年,蔚来要么成为换电革命的先驱,要么沦为商业教材中的悲情案例。
互动话题:你认为蔚来应该坚持换电还是转型增程?留言区见!
浪费资源,制造垃圾,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