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穴:肘部的“清热大师”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个“清热降火”的高手——曲池穴。它不仅是“退烧小能手”,还是“皮肤病救星”,快来解锁这个藏在肘部的宝藏穴位!

一、穴位藏哪儿了?
弯曲手肘,找到肘横纹的尽头,靠近外侧的凹陷处,就是曲池穴的“家”。简单来说,当你握拳屈肘时,肘部外侧会出现一个小窝,这里就是它的坐标啦!
二、名字有何玄机?
本人理解:“曲者,弯曲也;池者,水聚之处。”古人可能认为这个穴位位于肘部弯曲处,像一池清水,能“浇灭”体内的火气,故得此名。有趣的是,按压时酸麻感会像水波一样扩散,难怪叫“池”!
三、为什么是“清热大师”?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穴堪称人体的“消防员”:
1. 退烧高手:感冒发烧时按压或针灸曲池穴,能快速降温,比退烧贴还管用;
2. 皮肤病救星: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问题,找它准没错;
3. 降压能手:高血压患者每天揉一揉曲池穴,帮助稳定血压;
4. 关节护卫:肘关节疼痛、网球肘,它能缓解疼痛、恢复活动。
四、使用说明书
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按压3-5分钟,力度以酸胀感为宜。针灸治疗时通常直刺0.8-1.2寸,会有酸麻感扩散至前臂。
五、生活小剧场
1. 感冒发烧没退烧药?用拇指用力按压曲池穴5分钟;
2. 皮肤过敏痒得难受?艾灸此处10分钟,快速止痒;
3. 高血压头晕?每天早晚揉按曲池穴,帮助稳定血压;
4. 网球肘发作?用刮痧板轻轻刮拭,缓解疼痛。
这个藏在肘部的“清热大师”,你学会使用了吗?
肘髎穴

肘髎穴位于肘部,肱骨外上髁上方,曲池上1寸,肱骨边缘取穴。根据《经穴解》的描述,肘髎穴的“肘”指的是肘部,“髎”则代表骨缝,因此命名为“肘髎”。
肘髎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擅长治疗肘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局部病症。
针刺操作时,肘髎穴通常采用直刺法,深度约为0.5-1寸。对于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可以使用艾灸或温针灸,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臂臑穴

臂臑穴位于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肩髃穴下3寸,三角肌前下缘处。简易取穴法:即手臂自然下垂,在三角肌止点前下方,肱骨外侧缘处就能找到它。古人取名“臂臑”很有意思,“臂”指上臂,“臑”是上臂肌肉丰满处,合起来就是“上臂肌肉最发达的地方”。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臂臑穴能疏通经络气血,对缓解肩臂部疼痛、活动受限有着显著的疗效。肩周炎疼痛、胳膊抬举困难时,用拇指揉按患侧臂臑穴,同时配合慢慢转动肩膀,每天3次,每次3分钟,预防“肩周炎”效果显著。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肩周炎时,通常会直刺0.5-1寸,配合TDP照射肩关节,更能驱散颈肩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