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牛市。

第一轮黄金牛市:1971年-1980年。
本轮两大驱动力:前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信用遭受质疑;后期是通货膨胀,美元贬值。
伴随美元信用受到质疑,其价值大打折扣,美元开始贬值后,通货膨胀也开始飙升。
直到1980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接近20%,通胀才开始稳步回落。黄金也在850美元/盎司见顶回落,一轮黄金牛市谢幕,此后长达20年都没有明显回升。
第二轮黄金牛市:2003年-2011年。
本轮黄金牛市的驱动力是经济衰退,开始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次贷危机),后来是欧洲(希腊债务危机)。
随着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在各方干预之下得以缓解,黄金牛市接近尾声,于2011年9月阶段见顶,此时价格超过了1900美元/盎司。
回到当下:
本轮黄金行情,与以往历次牛市至少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主流货币信用受到挑战。
那么,现在黄金现货价格已经刷新3000美元新高记录,还能更高吗?
二、本轮黄金行情,与以往有哪些不同?本次黄金行情开始于2019年,这也是美国财政赤字率攀升的起点。
2019年美国财政赤字率首次突破了4%,2020年更是达到了15.7%,2021年为10.9%,2022年略有好转,同期黄金也在震荡调整。但是,2023年、2024年“财政赤字率”又开始上升,同期黄金也在开启新一轮上涨。
但美元赤字扩张引发的信用危机,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图表:伦敦黄金现货价格走势

图表:美国财政赤字率

与历史上由单一因素(如美元贬值、通胀飙升或地缘危机)主导的黄金牛市不同,本轮行情呈现多因素共振特征:
1)货币政策分化与全球信用体系重塑:
美联储结束加息、开启降息周期,但其他央行(如欧央行、新兴市场)政策节奏不一,叠加美元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因俄乌冲突、去美元化趋势受到冲击,黄金的货币属性被重新定价。
2)避险需求与抗通胀需求交织:
传统通胀压力(如供应链冲击)虽有所缓和,但能源转型成本、地缘冲突引发的长期通胀预期支撑黄金需求;同时,全球政治多极化(如中美博弈、中东局势)推升避险情绪。
2. 央行购金成为新引擎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创历史新高,尤其是中国、土耳其、印度等新兴市场央行大幅增持。
官方储备的刚性需求成为本轮黄金价格的重要支撑,反映出对非美元资产配置的长期战略调整。
3. 与数字货币的竞合关系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曾被视为“数字黄金”,但其价格波动性高、监管风险加剧,而黄金的稳定性和法律地位在金融市场动荡中凸显。部分资金从加密市场回流黄金市场,形成资金再平衡效应。
4. 投资工具的结构性变化黄金ETF、期货合约等金融衍生品规模扩大,降低了投资门槛,吸引更多机构与散户参与。此外,黄金与美股、美债的相关性减弱,使其在资产组合中的独立性增强,不少配置型资金涌入黄金ETF。
三、黄金继续上涨的依赖因素立足3000美元新起点,黄金价格能否继续走高呢?我们可以沿着以下路径观察:
1. 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l 降息节奏与幅度:若美联储因经济衰退风险继续加大降息,实际利率下行将直接提振黄金;但若通胀反复导致“高利率长期化”,黄金短期可能承压。
l 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速度放缓,利好黄金。
2. 美元指数与全球货币体系演变l 美元霸权弱化(如去美元化贸易结算增加)或美元指数技术性走弱,将增强黄金的替代需求。
l 新兴市场货币储备多元化进程的持续性,尤其是中国等国家央行购金力度。
3. 地缘政治与经济衰退风险l 地缘冲突若升级,避险情绪可能再次飙升。
l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股市场走弱,将推动黄金的防御性配置需求。
4. 通胀预期的长期锚定l AI技术新浪潮可能推高长期通胀中枢,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仍有发挥空间。
5. 技术面与市场情绪金价若突破3000美元/盎司关键目标点位,可能触发新一轮跟风买盘,形成正向反馈。
总的来说:黄金投资仍有长期战略配置价值
本轮黄金行情与以往大牛市行情不同,兼具传统逻辑与新范式,多重因素交织、爆发力更强。
其持续性需关注货币政策、地缘风险及结构性需求变化的动态平衡。短期波动或加剧,但长期来看,全球信用体系重构与多元化资产配置趋势仍为黄金提供战略支撑。
相关ETF:黄金ETF华夏(518850)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上海黄金现货价格走势,忽略汇率差等因素,上海黄金跟伦敦黄金价格基本涨跌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