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真的是惊心动魄的一周。
因为川普挑起的关税战,港股在4月7日出现了巨震,恒生科技当天的跌幅更是超过了17%,创了发布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确实非常恐怖。
不过,这种黑天鹅导致的大跌,虽然冲击很大,但来的快去的也快,在市场稳定之后,港股又是连续大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近三个交易日的涨幅超过了8%,收复了一半的跌幅。
短期来看,资金是推动行情的关键因素,如果资金大规模买入,股价就可以被拉起来。
从资金流向来看,最近这波港股的连续反弹,其实就是南向资金给买起来的。
统计了一下。
最近一周,南向资金非常的猛,一直在那里买买买,净流入港股的规模很大,4月9日这天,净流入资金超过了355亿,创了港股通开通以来的新记录。

具体来看,像阿里、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美团等科技龙头,是南向资金最为青睐的个股,稳居资金净流入榜前列。
当然,很多投资者是通过ETF去布局的,比如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最近买的人真的超级多,近十个交易日净流入的资金超过了43亿元。

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对于港股科技板块来说,内资是真的看好,态度非常明确,基本就是一路的买买买,而且是越跌越买。
南向资金为何青睐港股科技板块呢?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关税争端闹的沸沸扬扬,国内的出口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如果从企业的业务层面来看,大部分恒生科技的成分股,比如阿里、美团、小米、腾讯这些,它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地,受关税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也就是说,
这次关税争端,并不大会影响恒生科技成分股的基本面,投资逻辑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对于企业未来的业绩,不需要有太大的担忧,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是国内最为优秀的公司,像微信、美团外卖等产品,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频率非常的高,基本可以看成垄断性业务了,这些公司是非常稀缺的优质股权,长期拿着没什么问题。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行业前两年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不过经过调整后,大部分公司降本增效、聚焦主业,业绩有了很大的改善,重新恢复了较高的增速,进入盈利修复阶段,向上的内在动力充足。
统计了一下,
在恒生科技的30只成分股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达到了23只,其中15只个股的增速超过了30%,成长性还是很高的。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AI大模型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处于早期的落地阶段,尤其是在政策支持,行情大概率是会进一步演化。
相对来说,恒生科技覆盖的成分股,其实是更为纯粹的人工智能相关个股,很多还是产业链上的领头羊,比如阿里、腾讯、中芯等企业,它们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云计算和大模型方面,阿里、腾讯居领导地位;
在芯片制造方面,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处于领导地位;
小鹏、小米是新能源汽车新势力;
海尔和美的是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导者。
这么来看的话,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隐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期权,成分股广泛分布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上游的芯片制造,中游的云计算,以及下游的场景落地等,覆盖的范围是比较全面的。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次关税导致的恒生科技大跌,对于看重企业基本面的大资金来说,大概率是属于一次短期的影响,因为企业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大跌反而提供了较好的布局机会,这应该是南向资金大规模流入的主要原因。
对于我们来说,南向资金大举买入,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指标,跟着这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操作,大概率是不会错,如果觉得仓位不够,或者还想加仓的话,这次意外市场带来的下跌,反而是比较好的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