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作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北与德国接壤,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南临意大利,西临法国,地理位置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二战期间,瑞士虽然作为中立国,作为如此重要的国家,德国为何放弃进攻瑞士的打算呢?
作为德国的邻国,德国进攻瑞士比波兰要容易的多,首先在军力方面,波兰绝对强于瑞士,有人说是因为瑞士是中立国,事实上,是否是中立国对于希特勒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值不值得我占领,就比如卢森堡,同样也是被认定为中立国,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躲过德国战争的入侵。

首先,瑞士虽然是战略要地,但是四周环山,德国又是机械作战,面对到处是山地地形的瑞士,德国的装甲师很难起到作用,甚至有可能得不偿失,但是这不代表希特勒没有放弃过对瑞士的念头,希特勒曾经在西线战役结束之后,制定了"圣诞树计划”,准备入侵瑞士,但是,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后,瑞士开始了全民动员,瑞士国内60岁以下的几乎全体成年男性入伍,再加上瑞士国内的武器制造能力远在德国之上和地形上的复杂,希特勒最后在权衡利弊之下,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圣诞树计划”。
其次,在二战爆发之后,瑞士虽然表示中立,但是暗地里还是在帮助希特勒,可以说二战期间,瑞士其实就是希特勒的帮凶,尤其是希特勒从犹太人搜刮到的大部分财富都放到了瑞士银行,甚至还给德国提供了1.5亿法郎的贷款,这一点也让希特勒看到了瑞士的利用价值,也是最后放过瑞士的原因之一。
其三,瑞士虽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但是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让德国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战场。

也正是这三个重要的原因,最终让德国放弃了进攻瑞士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