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成都2022年首批土拍信息出来后,很多购房者慌了,新房限价的价格提高了,大家担心未来房价会大涨。
在土拍之前我们已经发过文章《看了今年土拍价格,无脑冲你就遭了》,限价跳到又一个台阶其实可以冷静对待。从这次土拍结果也能看到开发商比我们想的还冷静。
而从土拍的结果我们又能get一些买房的有用信息了。
01
此次土拍反响一般
4成有热度
本批集中土拍共有6宗地拍卖达到最高土地限价,进入抽签环节,增价幅度均为100元/㎡。有10个地块溢价成交,未达最高土地限价,溢价率约0.8-11.4%。
其中6个地块的溢价都在3%以内。其它有28个地块是底价成交的。还有6宗地块流拍。
整体成交率为88%,平均溢价率为4.6%,与去年第三批次持平。
三圣乡C位 “哦豁”,热度不好凑
称得上这次土拍关注的C位非三圣乡地块莫属,在一开始公布信息后这块108.75亩的土地就备受关注,因为它的清水限价达到了32000元/㎡,是此次土拍的最高限价地块。
位置不差就在华西附二院的斜对面,公园绿地、商业、学校……各类配套完善,周边地块也都是豪横一族——锦江大院、锦江赋等。
流拍一方面是土地最高限价1.96万,拍下来至少是14亿,一方面是修建要求高,在容积率2.4之上的纯住宅,还限高60米。
所以虽然其利润空间尚可,开发商依然不好下手。
流拍的有一些客观原因,合情合理;成交的溢价率不高,说明开发商也趋向理性。
以这一批次的土地限价情况来说,未来这些地修出来的新房也不会好卖。如达到溢价的地块约占总地块的4成类似,之后的走势也是只有小部分是热销,大部分会是顺销楼盘的命运。
02
开发商抱团向南
此次土拍成交中,有六块宗地达到限价后进入到了抽签环节,是开发商们公认的“抢手货”,天府新区两宗,高新区两宗,武侯区一环路一宗,成华区崔家店一宗。
最贵的是位于高新区桂溪街道铜牌村的54亩土地,起拍价17000元/㎡,也热度最高,有26家开发商参与最后的抽签环节,由城投拿下。清水限价2.99万/㎡。
挨着杉板桥的成华崔家店44亩宅地是主城之光,由凯德拿地清水限价2.6万/㎡。
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依然是房企争抢的热土,这些地段都是价格和位置比较平衡的区域,开发商拿下这些地块内心不会那么虚,后续周转速度会比较确定。
接下来城市不同地区分化会加剧,不光是区域,同区域不同板块情况都非常不同。
像作为五城区土储最多的成华区,万年场崔家店地区都超溢价成交,而昭觉寺龙潭寺等就很一般。二圈层的流量明星此次怡心湖胜过东安湖,十陵和怡心湖的两宗地溢价率突破了5%,龙泉驿还流拍了3宗。
03
国家队依然主力
活跃房企可做买房参考
去年首次卖地时候,各类型房企都比较积极,在二三批次降温后就以央企国企拿地为主,今年首批次依然延续此态势,本次成都成交地块中超过80%由央企国企获得。
在本次成交的地块中,共有33家企业成功竞得地块,据克尔瑞四川统计,位列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前三的均为央企国企,包括中海、城投置地、保利、人居。
而在拿地金额前10房企中,仅远达、龙湖和凯德3家为非央国企;拿地面积前10房企中,仅有远达和龙湖2家民企,剩余地块全被国企/央企/平台公司包揽了。
有意思的是7宗民企拿的地中,1宗是达最高限价后抽签得的,5宗是溢价成交的,只有一宗新都区25亩的土地是底价成交的。大家都更保守选择难度更小更好卖的区域。
拿地要慎之又慎的,但对于热门地块的争夺还是必须的。
这些还活跃拿地的房企也能给到大家一个筛选,说明其资金实力都是比较强的,暴雷的概率极小。所以,上述房企的盘都可以重点关注!
04
买房提醒
选对比选快重要
土拍限价变高不可怕,从高价地到高价房,至少需要1、2年以上,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挑选心仪的房子。土拍结果也告诉广大购房者,地价虽然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决定房价。
所以,现在土拍并没有随着限价变高而一飞冲天,依然是比较平稳谨慎的态势。
现在的成都,作为普通购房者,就别想抄底。像成都这种重点城市,在多年的调控积累下,优质房源很难有抄底的机会。
你们回过头看一下,除开2018年大调控,最近的几年,成都优质的房源,即使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只不过是没有涨,或者是稍微跌了一点点,仅此而已。
对于自住型普通购房者,依然建议积极购买限价新房,看好适合的地段和配置谨慎下手。
而如果是选择二手房的话,关注核心区域350万以内和热门刚需区域200万以内的二手次新房,会是比较抗打产品。
而对于投资型购房者,建议规避风险,重视流动性,暂时不要投资买房。虽然限价新房价格确实很有诱惑力,但没有流动性的投资一定是最危险的投资,经得住诱惑的人,才会有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