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来到涿县,守城哨兵说:没有领导命令,毛主席来了也不开门

观点视频 2022-12-27 15:17:39

1949年1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这是全国解放事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解放提供了信心。

党中央原本位于西柏坡,经过一系列深思熟虑以后,决定做出一个重大的改变:将中央迁到北平。

这次转移,毛主席与周恩来将亲自前往,事关重大,中共中央提前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并列出了详实的计划。

终于,3月23日,11辆小汽车与10辆大卡车所共同组成的车队,构成了此次转移的全部力量,从西柏坡一路前往北京。

在毛主席等人出发之前,已经有先遣组先行出发,确保这一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路一路也确实都很顺利。可没想到,在经过涿县的时候,毛主席的车却被拦在了外面,甚至对方明确声称“毛主席的车也不让进。”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对此又是作何反应?

图丨车队

在北平开启新的征程

1949年3月25日凌晨2点,毛主席与一行人乘着专列到达了北平,他们将面对的事情是未知的,谁也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状况。

为此,毛主席还将这次迁移北平巧妙地比作了“进京赶考”,表示这是一个了解民众生活状况的好机会。

周总理笑着回应:“那么,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可千万不要退回来了。”

毛主席信心十足地回答:“如果退回来了,那就是失败,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图丨毛主席和周总理

毛主席引用历史典故实在是非常巧妙,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推翻了腐朽的明朝,并且占领了北京城。

当时,民众曾经都为他称好,但在他成王以后,就很快背离了民众,也享受起统治者的优厚待遇,非常骄傲自满。

在李自成看来,江山已经坐稳了,接下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沉迷于各种奢侈的享受,不着力于恢复民生,反而纵容军队对商铺随意抢夺。

最终,仅仅过了42天的时间,李自成就迅速走向毁灭的深渊,重复了前人的道路,无可挽回地以失败告终。

毛主席深思熟虑,早就认识到,进入北京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守护住这里的安宁与稳题,这尚且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图丨李自成

关于“李自成”的故事,毛主席还常常拿来教育周围的人,要他们一定将工作落到实处,万不可忘记人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北平之前,他偶然一次听到警卫班内部讨论进城后的相关事宜,就主动开口询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进了北平要干什么,是不是要进城去享福的?”

卫士长阎长林当即就很严肃地回答了毛主席:“对于大城市里的花花世界,我们绝对不能有半分松动,坚决不被糖衣炮弹所打倒。”

听到他的这一回答,毛主席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认可,又顺势问他们进城之后的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的非常高兴,看来也都对在北京的生活有很大的期待,但这却让毛主席察觉到了一些思想上的隐患。

图丨毛主席

他很耐心地告诉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过去的小米加步枪还历历在目,要过得起艰苦的生活,切不要以为当了官,就可以不求上进。”

毛主席又继续说道:“作为共产党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能够艰苦奋斗,我们可以吃苦,为的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

毛主席非常注意广大党员与干部的思想动向,在转移至北平之前,多次对周边的人进行教育,让他们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也深深影响到了广大党员和干部,使得他们也意识到,这次去北平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与决心。

图丨毛主席

25日清晨,毛主席与众人到达北平的清华园站,然后又改乘汽车,开往颐和园进行休整。

进入颐和园以后,奔波了一路的毛主席顿时觉得非常轻松,尤其是看到周边的景色,让他觉得心情非常愉悦。

可没过一会儿,毛主席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今天明明是周末,这里为什么一个游客都没有?

毛主席立刻向身边的叶子龙询问原因,叶子龙解释道:“为了主席的安全考虑,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混进群众的队伍,所以我们特意做了闭园处理。”

本来觉得此举是好心,但没想到,毛主席听完以后却非常生气,他当即质问道:“颐和园是公园,本就是要对人开放的,如今没有游客像个什么样子?”

毛主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群众就像是这颐和园里的水,共产党则是水里面的鱼,脱离了水以后,鱼怎么可能独自生存呢。”

图丨毛主席

叶子龙听完主席的话,感到非常羞愧,意识到了自己工作的巨大失误。同时,他也对毛主席充满了敬佩,毛主席完全没有一点特权思想。

北平的各界人士,在得知党中央来到北平以后,当即提出,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以正式宣告此次进入北平。

这个提议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北平在全国的解放事业当中都具有突出地位,共产党进入北京,也基本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如此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众人都觉得应该好好庆祝一番,以纪念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和喜悦,也好鼓舞士气,同时打击国民党的威风。

但这个方案也被毛主席否决了,在他看来,“进京”并不等同于完全胜利,还要考虑其他地方的解放事业,庆祝活动不能操之过急。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严肃地回答道:“现在还不能开大的庆祝会,必须等到全国都解放了,到那时再开,也有更大的意义。”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最终,1949年3月25日下午5点,入城仪式以检阅部队的形式举行,到场的还有各个民主党派以及群众代表,总人数不超过4万人。

此后,毛主席也一直贯彻并强调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切不可关上门自己想问题。

总体看起来,毛主席一行人进京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不过说起来,其实他们在来到北京之前,还是遇到了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图丨毛主席

涿县不给毛主席开门

“涿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以前,这个地方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多次被占领,直到1948年12月才完全实现解放。

党中央要去北京,途中会经过涿县。涿县的县委书记王成俊,在收到这一任务指示以后,就立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其中最重要的是安保工作,这么多的中央领导人,可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可正是因为他们在安保工作上太用心了,才闹出这样一段轶事。

在毛主席一行人来临之前,县委书记千叮咛万嘱咐:“只要没有我的吩咐,不管是谁让开门,都千万不能开门,否则就是你们的失职。”

他想了想,觉得不放心,又补充了一句:“哪怕来的人自称是毛主席都不可以!”

王成俊这么说的原意是,担心有人居心不良,打着毛主席的旗号,提前埋伏了进来,到时候伤害毛主席可就不好了。

图丨毛主席

1949年3月24日,中央车队行至涿县,按照以往经验,要安保人员打开城门。

可城门非但没有打开,还出来了两个持枪哨兵。他们看见有车队想要进去,没说二话,干脆直接档在车队前进的路上,说什么也不肯动一下。

眼看着时间有些不早了,卫士长阎长林担心影响后面的进度,赶忙下车表明身份:“这是首长的汽车,我们还有紧急的任务,请你们赶紧开门。”

说完这话,阎长林本以为对方就会开门,可那两个人站在那里依旧不动,反而很坚决地回答:“没有我们领导的命令,谁来我们都不能开门,哪怕毛主席来了也不行!”

这位说话的哨兵继续很严肃地坚守在原地,另一名哨兵则赶紧回城,向上级汇报这一消息。

阎长林与他说了半天,可对方就是不听,说什么都要站在原地,执行自己放哨站岗的任务,只遵守上级的安排。

图丨毛主席

既然他都已经这么说了,无奈毛主席本人还真坐在车里面,看来哪怕是毛主席的面子,也是不能通融的,这让阎长林愁坏了。

无奈之下,阎长林只好把实情告诉了毛主席。在进京路上吃了这样一个“闭门羹”,阎长林自己都有点不太高兴,担心更会影响到毛主席的情绪。

但毛主席却没显示出什么负面情绪,反而点了点头,说道:“他们做的是对的,没关系,我们可以等一等。”

这让周围的人有些感动,毛主席的格局与气度确实不同于一般人。既然毛主席都这么说了,大家也只好安心等待。

等他们的县委同志知道消息以后,赶忙过来开门,还连连向中央道歉,表示没想到手下的人还真会不给毛主席开门。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哭笑不得,大家都知道他们这是好心办了坏事,有这样的安保意识,归根到底是好的,可做出来的事情,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图丨毛主席

周总理还特意嘱咐县委的同志:“回去以后,你们可千万不要批评哨兵,反而应该表扬他们,他们坚决执行了你布置的任务,表现很好嘛。”

见县委同志连连点头,周总理又继续补充道:“不过,应该批评的倒是你们这些领导同志,在这么重要的时刻,你们没有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会造成这样的错误。”

县委同志也连连称是,承认确实是自己办事不周。

经过了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两位中央领导人,在重要问题上面的态度与看法是非常中肯的,绝没有对哪一方的刻意偏袒,更没有混淆问题、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即使他们身居高位,但在规则面前,他们却也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绝没有半点不满或者逾越之心,这属实非常难得。

通过这件事情,大家都了解了中央领导人的优良作风,这个插曲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涿县四处流传着。

图丨毛主席和周总理

给涿县上的第二课

如果说,前面这个偶然的插曲,让涿县的领导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不到位,长了一些教训,那么接下来的这件事,则是毛主席给他们上的第二课。

涿县距离北京不远,也是中央“进京”前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当晚,中央没有继续赶路,而是选择在涿县住一个晚上。

毛主席早就听说过涿县,素来这里就有商品贸易极为发达的美名,百闻不如一见,毛主席自然也想去看看这里繁华热闹的景象。

可当毛主席来到涿县的街道上,却发现这里和他听说的样子相差甚远,简直都不是一个地方。

眼前这个涿县,没有几家开着的商户,路上的人流量也很稀疏,鲜有来往的百姓,隔好长时间才能听见一点儿声音。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不禁想起了之前,车队到达冀中区的时候,由于百姓认出了毛主席,人群中非常沸腾,而且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当时,为了不扰乱车队行进的正常速度,当地政府提出了“净街”的建议,即强行拉出一道警戒线,不让任何百姓靠近。

但毛主席当时就很严肃地否定了这一提议。周总理也立马做出指示:“不要因为我们的经过,就限制当地群众的自由,更不要影响别人正常开店做生意。”

眼看涿县如此清净,就与当时看到的无异,毛主席内心猜想,莫非涿县的同志也是担心秩序混乱,所以提前将群众都赶了回去?

为了彻底在全国范围内杜绝此事,毛主席立马让人把涿县县委书记叫来,并向他核查此事。王成俊向毛主席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这才揭开了真相。

图丨毛主席和周总理

原来,当年国民党94军驻防在这个地方,把涿县当作自己的军事基地,为了防守的需要,他们把商贩都赶到了东关。

后来涿县获得了解放,被赶走的商贩还没有回来,这里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也很多,领导干部一时间还没来得及着手解决市场问题。

所以,这里的萧条并不只是今天才这样,而是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恢复与解决。

听完县委书记的解释,毛主席点了点头,他可以理解当地领导干部的难处,时间紧、任务重,一时间忙不过来确实可以理解。

不过,涿县目前的情况确实存在实际问题,毛主席依然指出:“在和平时期的建设,需要抓住主要问题。百姓真正关心的,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没有市场是不行的,你们必须赶紧把市场迁回城里来。”

这是毛主席给当地党政上的重要一课,作为领导,不仅要忙,更要忙在点在上,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负责,解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图丨毛主席

在那之后不久,涿县的领导班子就迅速将“迁回市场”列在了日程表上,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全面周到的计划。

没过多长时间,涿县的市场贸易又恢复到了往常的样子。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他们这才切实体会到,当初那个熟悉而又繁华的涿县,终于回来了。

不仅如此,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他们重新调整了工作方向,把对于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先解决百姓心中的头等大事。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意见、提出建议,涿县政府还会定期访问民众,切实听取他们的想法,改善政府的行事内容。

如今,涿县已然换了面貌,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快,它不断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图丨毛主席和人民群众

当年毛主席经过涿县的相关事迹与资料,也被涿县特意保留了下来。涿县还特意建设了一所“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

事实上,毛主席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关心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现实问题,切实地为百姓考虑,关心他们的生活过得好不好。

对于地方党员干部的评价,毛主席也一向以当地的人民为标杆,看百姓生活过得怎么样,对政府的工作十分满意,这才是最根本的道理。

时隔多年,我国各个地区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极大提升,这无疑归功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与此同时,我们依然怀念伟大的毛主席,他对党员干部严明要求,将纪律与责任当作最基本也是最严格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的政治建设,乃至各个领域的发展。

毛主席的一生始终与国家和人民相连,以他为首的中共党员也是如此,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他们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

1 阅读:731

观点视频

简介: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