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事铜爵、封虎鼎、应侯盨——平顶山市博物馆珍宝系列之七

天听大豫镜 2024-06-07 09:05:44

第七篇我们继续介绍来自古应国的青铜器。

应事铜爵

西周应国应事铜爵:西周中期,1982年出土于应国墓地,一级文物,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器物通高19.3厘米,流至尾长17.1厘米,重860克。侈口,菌形双柱,长流,尖尾,直壁,圜底,三棱刀形足外撇。柱顶饰圆涡纹,上腹部有凸弦纹一周。此爵通体浑厚,无鋬,两柱铸于体外。器内壁铸铭为篆书,一行六字:“应事作父乙宝”。

其中“应事”当读为“应使”,意思是应国使者,是应国管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应事爵是西周应国贵族自作之酒器,乃为应国外交官铸造,用来祭祀其父亲(庙号为乙)的铜爵。

封虎鼎

高17.2厘米,口径17.8厘米,足距13.5厘米,重2千克。1984年4月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该鼎体呈圆式,口沿外折,方唇,双耳直立,腹微鼓,圜底,三柱足。口沿下部饰一周攀连式兽体卷曲纹。器内壁铸有三行11字铭文:“封虎作食鼎其万年永宝用”。“封”为姓氏,“虎”为名字。此鼎铭中的“封虎”,应该是古封国的后裔, 据考证,封父氏灭国后,其后人部分迁居至应国,封虎鼎与邓公簋出土于同一墓葬,对研究西周应国和封父国的历史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封”为姓氏,“虎”为名字。此鼎铭中的“封虎”,应该是古封国的后裔, 据考证,封父氏灭国后,其后人部分迁居至应国,封虎鼎与邓公簋出土于同一墓葬,对研究西周应国和封父国的历史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伏兽衔环钮盖鼎

1995年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313号墓的战国伏兽衔环鼎,鼎形体硕大,纹饰细密,是战国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佳作。该鼎口径38厘米,通高44厘米,重20.89千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战国伏兽衔环鼎,带盖,盖隆起,为子母口。盖顶中心设一衔环桥形钮,外满饰蟠螭纹;盖身三等距设有三个衔环伏兽,内外各饰一周蟠螭纹带。鼎口微敛,两附耳外撇,弧腹圜底,腹部饰有两周蟠螭纹带,并以单条凸弦纹作间隔。底部有三个粗壮兽蹄足,稍微外撇,内侧窄平,足上部饰有凸目兽面纹,兽鼻上卷,下端围绕有半周折棱。

  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应国故地尽为楚国所兼并,楚人据此修城邑、设关隘驻守“方城之外”,应国故地成为楚国北方的重要门户,据推测,该鼎主人生前的身份就是楚国驻守在此的最高长官。

邓公簋

簋,是古代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大碗。

  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邓国邓公簋,1984年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嫁妆”,器底内部三行十二字铭文:“登(邓)公(乍)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意思是说:邓国国君为女儿应嫚毗出嫁至应国而制铜簋,希望她能够永远珍爱地使用——这是一件陪嫁的青铜礼器。邓公簋公发现四件,铭文一样,都是邓国国君为女儿应嫚毗出嫁至应国的陪嫁品。

邓国是西周王朝分封到鄂西北地区的一个嫚姓诸侯国。邓公簋的发现,为应国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实证。同时它的铭文确切地证明邓国与应国联姻的亲善关系。

应伯簋

出土于平顶山应国墓地,属礼器,口径22厘米,底径19厘米,高15.5厘米,重3.21千克,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圆形侈口,方唇,鼓腹下垂,兽首鋬形耳,下附垂珥,圜底下凸,圈足较高。口沿下饰一周两组凤鸟纹,并于正面和背面各间隔以一个凸起的兽首;腹部以细云雷纹衬底,饰两组相对称的凤鸟纹,圈足饰两周凸弦纹。器内铸有五行47字铭文,其中铭文中铸有“应伯”之名,且该簋具有西周中早期青铜簋的显著特点,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纹饰古朴。

  据簋中铭文推断,这件簋应为西周中早期应侯长子的随葬礼器,对研究西周应国早期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应侯盨

盨是古代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这件青铜器“应侯盨”是平顶山市应国墓地早年流失的重要文物。

高22.4、宽39.2厘米。1992年应国墓地M84出土。器口为圆角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较直,腹两侧有一对龙首形鋬耳,耳下附珥,浅圜底,圆角长方形镂孔式圈足。盨口缘下与盖缘上各饰一周以细云雷纹衬地的长尾垂冠凤鸟纹,盖部曲尺形支足上饰相背而立且尾羽相连的凤鸟纹。耳上部饰一龙首,下部及垂珥部饰细线卷云纹。圈足的镂孔间饰连续的简易波曲纹。外底部饰凸细线菱形网格纹。器底内与盖内铸相同铭文28字:“应侯爯肈乍厥丕显文考釐公尊彝,用绥朋友,用宁多福,爯其万年永宝。”

铭文大意是说,应侯爯初次制作这件用来祭祀其有德有义的父亲釐公的铜盨,同时也用它来宴飨同宗族的人,并向神灵祈求更长时间的福佑。爯希望其子孙后代永远珍爱它。

应侯盨

这件应侯盨是国内著名收藏家王崇仁先生2014年向平顶山博物馆无偿捐赠的。王崇仁先生在洪都拉斯花了800万元通过高价拍卖回流的国宝级文物。

这件盨器型非常完整,盖部和底部内侧均有清晰的铭文,年代为西周中期末至晚期前段,具有重要的学术科研价值,是平顶山博物馆迄今为止所接收的最为昂贵的捐赠。

​​

0 阅读:6

天听大豫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