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也门政府8万大军和美国突袭,预测胡塞武装能撑多久?

博览名车 2025-04-24 10:22:51

也门政府军8万人在沙特、美支持下围困荷台达,美军B-2轰炸机轰炸胡塞武装区。十年内战变中东地缘终极对决,胡塞武装能否在美也夹击下生存,关乎也门命运及红海航道权力版图。

荷台达被誉为“红海钥匙”,其地位关乎生死存亡。它作为战略要点,对控制红海航道至关重要。

荷台达港成战争焦点,被联合国视为也门生命线。胡塞武装借此走私获利,支持军备。也门政府欲夺港断其补给,美军视其为红海航运安全关键,胡塞袭击致航运改道损失重。

二、胡塞采用的“非对称战争”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自身优势,针对敌方弱点实施精准打击,以此达到战略目的。

面对美英联军打击,胡塞武装展现惊人韧性。其核心战力源自三大支柱。

伊朗为胡塞武装提供技术支持,涵盖“圣城”巡航导弹至“萨马德-3”无人机。2025年3月,胡塞试射伊朗援助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以16马赫速度突破美军防空。

山地游击战精髓:也门北部海拔1500-2500米的险峻山脉,成胡塞天然屏障。其指挥中心分散于洞穴,用毛驴运输物资,致美军“斩首行动”频失败。

胡塞通过控制区粮食配给及反美宣传,构建情报网络,转化部落力量。2024年联合国报告显示,其控制区内70%民众持续支持胡塞政权。

三、美伊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局势加剧,双方通过代理力量进行的博弈不断升级,冲突与对抗愈发激烈。

冲突实为美伊对抗的延续。美在也门周边部署2艘航母、6艘驱逐舰、7架B-2轰炸机,单次空袭投弹千吨,欲摧毁胡塞导弹工厂与燃料库。胡塞则于2025年4月反击,发射10枚导弹,迫美航母后撤200海里。

伊朗幕后扮演关键角色,无视美国警告,经阿曼、索马里秘密通道向胡塞供武,并在波斯湾部署快艇牵制美军。胡塞的“红海袭船战”配合伊朗战略,迫使美国中东双线作战,减轻其核谈压力。

四、结局预测:可能会陷入僵局,同时新危机也可能浮现,局势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需警惕潜在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短期内,胡塞或失荷台达港,但将转战内陆山区打持久战。历史显示,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地面行动均失败,且也门地形与部落结构更复杂。

长期来看,冲突或引发三大变革:一是局势动荡,二是关系重构,三是格局调整。

红海航道若因胡塞持续袭击商船而重构,全球航运或永久绕行苏伊士运河,致埃及GDP损失超20%,进而重塑国际贸易整体布局。

伊朗“抵抗之弧”扩张:若胡塞存活,将联动黎巴嫩真主党与伊拉克民兵,使伊朗地区影响力超越波斯湾,扩大至更广泛区域。

也门国家碎片化严重,政府军即使获胜,也难以统一部落势力,可能导致国家分裂为三部分:北部胡塞控制区、南部沙特影响区及中部权力“真空地带”。

五、结语:在风暴的肆虐下,人道主义精神遭受重创,谱写出一曲曲悲歌,彰显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脆弱与不屈,以及对援助与关爱的深切渴望。

红海对峙中,8万大军与美军航母对阵胡塞武装,而也门民众深陷人道危机:2000万人饥荒,霍乱肆虐,儿童死亡率增至每10万人150例。胡塞武装命运,关乎国际社会能否终止“代理人战争”,实则无真正赢家,仅也门平民受苦。

0 阅读:4

博览名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