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猜不透,王夫人为何放弃书香门第林黛玉,选择商贾出身薛宝钗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4-21 10:52:31

王夫人为什么放弃书香门第的林黛玉,选择商贾出身的薛宝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不过就是选儿媳妇,挑自己喜欢的无可厚非。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

贾府是贵族,是四大家族的引导者,是四王八公功勋贵胄的重要一员,当初一门两国公,势力只怕要比北静王以下的三王不差。尽管降等世袭,导致如今荣国府只有世袭一等将军,宁国府是世袭三等将军,但就算这样也并不差于功臣“五等爵”的侯爵之家。

以贾家的门第,联姻书香门第很正常,哪怕林如海只是区区七品的巡盐御史,也并不影响贾家的声誉和口碑。一来书香门第匹配贵族并无问题。另外一方面,官员升迁之路循序渐进,不怕官位低,而看是否有发展前景。

即便林如海去世了,林黛玉的祖父是侯爵,外祖父是公爵,这份出身匹配贾宝玉,才不辱没了贾家的门楣。反观薛宝钗,尽管薛家不是普通商贾,被称书香继世之家,也算诗书传家,可商贾才是他们的主业和身份标签,到底匹配贾宝玉太勉强。贾宝玉想要找媳妇,就算不要林黛玉,选一个比薛宝钗出身好的女儿,也是一抓一把。

薛宝钗,就像贾母以凫靥裘讽刺薛家女儿如同野鸭子一般,与贾宝玉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王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深浅,她却依旧支持薛宝钗,背后的原因就绝非不明事理那么简单,肯定有她不得不选择的原因。

有观点认为王夫人选择薛宝钗,是因为宝钗是她亲妹妹的女儿,外甥女爱屋及乌才选她,此观点很值得商榷。

要论亲近,王熙凤还是王夫人的亲侄女,结果从王熙凤流产后,王夫人的安排看,明显有放弃凤姐的意思。封建社会的亲缘远比如今复杂的多。

我认为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源于两个原因,也是曹雪芹设计宝黛钗姻缘原型所借鉴的两个典故:《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

《钗头凤》中,唐琬还是陆游母亲的侄女,只因与陆游感情太好,耽搁了陆游的上进心,就被陆母逼迫被休下堂,后续弦娶了王氏。

《钗头凤》的故事,还原了王夫人拆散宝黛,支持金玉的原因:不喜欢林黛玉不能正向督导贾宝玉追求科举仕途。这是一个原因。

《孔雀东南飞》与《钗头凤》类似,但又有不同。唐琬被婆婆认为过于“狐媚”,影响了儿子的上进心。刘兰芝则被婆婆嫌弃太“无能”,娘家不像东邻女富裕,无法帮助儿子的仕途。

林黛玉父母双亡,一无所有,确实在经济上不能帮助贾宝玉。而彼时贾府财政已被贾元春省亲掏空,留给贾宝玉的只有“难以为继”。贾宝玉娶林黛玉,只能越来越穷,娶薛宝钗可以利用薛家背后的商业资源反哺,确保贾宝玉的后半生富贵无虞。至于贾家未来如何,王夫人管不了那么多。

不过,尽管曹雪芹借由《钗头凤》和《孔雀东南飞》设计了宝黛钗姻缘悲剧背后,王夫人的主导作用。但却依旧不是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支持薛宝钗的主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源于王夫人对王家的“恐惧”。

首先,金玉良姻肯定是王家替薛家设计,由王家兄弟姊妹共同执行的一个计划。金玉良姻成功,就能有效捆绑贾家、王家和薛家,让贾宝玉和薛蟠得到强力的支持,对三家都好。

其次,王家力推金玉良姻,王夫人不敢反抗。要知道当初贾政能够以二房坐上荣国府当家人的宝座,就源于王家背后对女婿的支持。这从贾政字存周背后的典故也体现出来。

但如今王家的女婿,除了贾政还有贾琏。尤其贾琏还是王夫人大哥的女婿。这位王家大舅老爷才是隐身幕后真正的王家主事人。

既然当初王家能帮助女婿争夺了荣国府的家产,未来王家也可能帮助女婿贾琏再夺回长房失去的家产。

如果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贾王薛三家联姻,对王家利益更大,贾宝玉就有存在价值。如果贾宝玉不娶薛宝钗,娶了林黛玉,那么对王家来说,不可控的外甥远不如女婿重要,再反戈一击夺回荣国府给女婿贾琏,王夫人当初如何得到的一切转瞬就会失去,她如何敢轻易尝试?

越是知道王家的无情,王夫人就越是要支持金玉良姻,坚决不能让贾宝玉未来被算计迫害。只怕这才是王夫人坚决支持薛宝钗的真相。除了不喜欢林黛玉,更多是不得已。要说喜欢,她也未必真喜欢薛宝钗,否则她也不至于任由薛家母女图谋金玉良姻,遭受非议而不管。

对王夫人来说,贾宝玉才是她的一切,谁有利她就选择谁。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