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去后,薛宝钗无法支撑贾府,好在第二个林黛玉挺身而出了

君笺雅侃红楼 2025-04-21 10:51:35

《红楼梦》为贾家设计木石姻缘,就是要通过林黛玉具备的”女娲补天“之能,在贾府抄家如同天崩地裂之时能挺身而出,将贾府破而后立。奈何贾家最终错失林黛玉,选择了薛宝钗,导致金玉良姻非贾府优选,“补天”无望。那是不是就完全没希望了呢?也不是,因为贾家还有第二“林黛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书中第三回,交代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拜见二舅舅贾政时,来到代表荣国府女主人正室的荣禧堂,见到堂上悬挂了一副刻在乌木之上的联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出自东安郡王穆莳之手。意思是冀望贾府子孙后代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人人被教育成才,实现“满床笏”的繁荣盛况。

对联悬挂在荣禧堂上,突出的是女主人对子孙教育的传承意义。然而王夫人平时不在这里作息,隐喻她“在其位不谋其政”,并非最佳的妻子与母亲。那么,谁才是接替王夫人的最佳选择呢?答案就在“乌木”与“穆莳”两个线索上。

“乌木”是指名贵的枯木,两块“乌木”亦成“林”字,预示林黛玉具备实现贾府子孙教养成才的能力。而“穆莳”与“木石”谐音,说明木石姻缘才是贾家最正确的选择。未来贾府败亡后,林黛玉和木石姻缘会带领贾府破而后立,将塌了的“天”补上,恢复曾经的繁盛。

而“蓼汀花溆”便是对荣禧堂上那副对联的呼应。“蓼汀”二字,通过罗邺的《雁》诗,用“暮天新雁起汀洲”,表现的是林黛玉所具备“补天”教育之功与木石姻缘的正确。可惜下一句“红蓼花开水国愁”,以雁去后的惆怅和寂寥,暗示贾元春等贾家反对者,悍然去掉“蓼汀”保留“花溆”,预示弃黛择钗,抛弃姻缘“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注重“金玉”的眼前利益,注定贾家将会一败涂地。

所以,贾元春去掉了代表林黛玉的“蓼汀”,若结合芙蓉花签影射林黛玉的姻缘,会像昭君出塞一般远嫁异国,不但以《折足雁》酒令呼应了“蓼汀”的出处,更佐证了判词图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所影射的林黛玉将因皇权裹挟而死的真相。

薛宝钗虽然样样优秀,但她母亲薛姨妈与王夫人一奶同胞受同样教养,难免让薛宝钗与贾元春一样,在思想与心胸方面受到母亲传承的影响,不具备林黛玉那样的教养传承之功。

后文“香菱学诗”将钗黛的立场与能力比对的十分清楚。薛宝钗不认同女儿学诗,觉得超出了女儿的本分,香菱在她身边就只是个安分守己的小妾。而林黛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香菱通过努力学习,成长为一位女诗人。

薛宝钗比较林黛玉,显然无法在贾家抄家后承担“补天”之能。所以,她嫁给贾宝玉后不久,贾府抄家、贾宝玉离家出家而去,注定她作为贾府的媳妇将无所作为。

好在贾家除了林黛玉之外,还有半个“木石姻缘”的备胎,就是嫁给贾珠的李纨。李纨与林黛玉同出于书香门第的大家。未来贾府抄家后,李纨教养贾兰成才,根据《晚韶华》曲子所涉及的典故暗示,他们母子的原型借鉴了“画荻教子”的欧阳修母子的故事。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李纨最终代替林黛玉实现了“补天”壮举。只可惜她的能力只能福荫贾兰一脉,无法实现贾家“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盛况。

贾元春并没有见过林黛玉和薛宝钗,她的立场肯定源于王夫人的灌输。堂堂贤德妃如此偏听偏信、不辨是非,对于贾府来说真正是祸非福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