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以其圆润的外形曲线呈现着独特的美感,内里柔嫩的果肉散发着蜂蜜般的甜香,成为广受米其林餐桌喜爱的水果。然而,无花果叶也正悄然突破配角定位,在精致餐饮领域掀起独特的风潮——那些曾被视作农业废料的叶片,正在先锋主厨手中完成华丽蜕变。
无花果叶香气浓郁,香草的草本类味道之间蕴含无花果实的风味,还浮现着椰子和坚果味,让人陶醉其中。草本风味是一种迷人的味道,在烹饪中有不同程度的呈现,从“植物味”和“草味”,到清新、明亮的酸味和涩味,是料理中无限潜力的点睛之笔。无花果叶的青翠中也隐藏着丝丝甜味,利用这种反差可以给菜品增添一份深度。
无花果喜欢生长在干燥、阳光充足、土壤深厚的地区,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以及西亚和南亚,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种植。在地中海地区,人们常常用无花果叶来搭配奶酪或鱼类,是非常经典的无花果叶的食用方法。由于其纤维粗硬,叶片本身并不适合直接食用,厨师们通常通过提取香气与风味,将其融入糖浆、油脂、制成粉末或作为包裹食材的介质,使无花果叶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
包裹无花果叶奶酪Ficaccio 是一种用无花果叶包裹的软奶酪,由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的 Casa Madaio 乳品厂制作。这种奶酪由牛奶和水牛奶混合制成,用深绿色的无花果叶手工包裹后再用拉菲草裹紧,放进潮湿的环境中熟成 30 至 40 天。在时间的作用下,无花果叶给奶酪带来温和的草本香气和无花果特有的甜香,将当地的风土味道注入奶酪之中。奶酪在叶片包裹下形成柔软丝滑的质地,它形状呈圆柱形,口感柔和,味道甜中略带酸味。
像香蕉叶和葡萄叶一样,无花果叶也可以包裹鱼、家禽或蔬菜来烹饪,会给菜肴带来淡淡的清香。由于叶子天然不粘,在烹饪过程中无需添加额外的油。无花果叶在烹饪中还能制造蒸汽,帮助保持食物的鲜嫩,并充当食物的保护屏障和方便的餐盘。
要提取植物的味道,最常见的做法也就是把叶子加入液体中加热。无花果叶经加热后会激发出更浓郁的椰子和坚果风味,厨师们通常用来做成糖浆、风味油,或者和乳制品搭配做成甜品。
无花果叶糖浆要制作无花果叶糖浆,将 30g 无花果叶、250g 糖和 500 ml 水混合煮沸 10 分钟,然后浸泡至少 2 小时。过滤前先尝一下,如果对味道不满意,则浸泡更长时间。如果想要保存的时间更长,也可以增加糖的比例。过滤后的糖浆放冷藏保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无花果叶风味的甜品。
油是储存风味的有效方式,脂肪是极好的调味剂,能快速吸收香气,是捕捉无花果叶的清新草本风味的绝佳方法。先将无花果叶焯水,使其稍微变软,然后再放入冷水中冷却以保持翠绿。冷却后,将叶子与中性油以 1:3 至 1:5 的比例用搅拌机混合,直至叶子的颜色和风味融入油中,最后过滤得到干净的绿油。一旦将无花果叶的精华制成油,就可以有无数种用途——与蛋糕面糊、奶油混合,制作沙拉酱或蛋黄酱,又或者直接将其淋在菜肴或甜点上,以增添额外的风味。
无花果叶加入奶制品,做成冰淇淋,也是其经典搭配。值得注意的是,无花果叶汁液中含有一种可以使牛奶凝固的凝乳酶,因此制作冰淇淋最好提前烘烤无花果叶,可以中和酶的活性。在 750 ml 牛奶和 375 ml 淡奶油中加入 150 g 糖和 6 片烘烤过的无花果叶,再加入少许海盐和香草籽加热混合均匀,将混合物静置两小时直至风味完全融合,放入冰箱冷却。最后将奶液倒入冰淇淋机中,制成冰淇淋。
无花果叶也可以被制成粉,便于长期保存并随时取用。将无花果叶以 50°C 烘烤约 2 小时,或以 120°C 快速烘烤 15 分钟(需每隔 5 分钟检查一次),直至叶片完全干脆但未变色,然后研磨成粉。粉末状的无花果叶可以与干性材料混合,加入饼干、面包,或者撒在菜品中,增添一抹独特香气。
2025 亚洲最佳女厨师 Tam Chudaree Debhakam 在她的餐厅 Baan Tepa 推出了两道鸭肉创意新菜。其中之一是用无花果叶烹饪本地的鸭子,将叶子的风味融入鸭肉之中。鸭皮单独片下完美的脆皮,鸭胸肉点缀烤过的无花果叶,再搭配加入小豆蔻的鸭肉高汤,是一只鸭子的多样化创意呈现。
这道菜的灵感来源于一种古老的奶酪制作方法——用无花果叶中的凝乳酶来制作山羊奶酪。纽约的 Ilis 餐厅别出心裁,将嫩杏仁烤熟,然后将杏仁壳和无花果叶的风味煮入牛奶中,再加入无花果叶汁使奶酪凝结。最终用杏仁油煎过的嫩杏仁和无花果叶包裹烤制的鱼子酱来搭配奶酪。
在全球首家零浪费餐厅 Silo,这道名为“运河生态”的菜肴则将无花果叶做成酱汁。米鞠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肽和多糖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作为天然乳化剂,而取代蛋黄在酱汁中的乳化作用。餐厅将无花果叶融入米鞠酱汁,和矢车菊、天竺葵、琉璃苣、黑莓一起搭配烤洋葱,来呈现运河边的生态系统。
伦敦的米其林二星餐厅 The clove club 在牛奶和奶油加入无花果叶,做成蛋奶布丁,无花果叶中天然的椰子香味在整道菜中回荡。再搭配来自法国南部的无花果,无花果被涂抹上波特酒,佐以椰子酥壳、椰子慕斯、无花果酱和芝麻薄脆。
除了食物之外,无花果树在文学和艺术中也常常具有复杂的隐喻含义。在西方文化中,无花果叶是“遮羞布”的象征,这源自《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偷食善恶树上的果实后用无花果叶遮体的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农业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将无花果树带给人类,无花果树亦象征知识、启蒙、激情与生育。在古典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也常常能见到无花果叶的身影。从圣经里的人类觉醒象征,到当代料理的美学载体,这片叶子始终承载着人类对自然、欲望与文明的永恒思考。
无花果原长于地中海地区,也是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无花果叶的出现常让人与夏天的地中海风味结合在一起,联想到假日和浪漫。无花果叶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同时是与食客情感共鸣和惬意氛围感的构建。对这种小众食材的追捧,也是对“天然疗愈”的生活方式、对度假松弛感的向往。
将无花果从果实延到叶片的全食材利用,不仅延伸其美味内涵,也体现出零浪费的可持续饮食理念。作为一种“自然可持续”的标签化食材,无花果叶正被更多精致餐厅纳入菜单中。
无花果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味,给料理带来新的层次,其形态的天然美感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假日的联想,增强菜品的故事性与视觉传播性。它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餐桌上的视觉语言与叙事媒介——从情感唤起到文化隐喻,从原始的自然气息到精致的高端符号,无花果叶在餐桌上的存在远不止于“吃”。
文章头图来源:feuillehk。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