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元勋杨素之子,世袭楚国公,任上柱国,礼部尚书,相对于知世郎王薄和窦建德,杨玄感妥妥的贵族,官二代。他的父亲杨素出身弘农杨氏,乃大隋第一战神,灭北齐,灭南陈都有杨素的一份功劳。
在杨广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叛乱了,作为一个官二代,造反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也想当皇帝。跟其他起义军不同的杨玄感追随者众多,都是曾经立有军功的富二代,官二代们,这其中最优秀的要数李密。

李密也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是,杨玄感起兵后,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策:
①上策:堵住杨广从高丽返回的必经之路,然后派人和高丽王取得联系,前后夹击杨广,生擒杨广,就能控制朝局,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中策:一路向西,攻取长安,另立一个天子,利用潼关天险,割据关中。
③下策:猛攻洛阳作为根据地,缺点就是洛阳易守难攻,一旦杨广大军返回,面临失败的风险。

可是杨玄感却认为李密的下策恰恰是中策,攻下洛阳,天下震动,就能控制全国。
事实证明,李密是对的,杨玄感三个月也没能拿下洛阳,反而是杨广从东征高丽的途中主动撤回救援洛阳。
杨玄感在内外夹击之下,两个月就败了,当他再想西进关中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杨广的大军拼命追击,最终在弘农彻底打败杨玄感。
杨玄感兵败身死,前后没超过三个月,跟杨玄感一起叛乱的全被诛杀,但是李密却是一条漏网之鱼,他早在杨玄感兵败之前就偷偷溜了,后来他加入了瓦岗寨!这个我们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