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新疆石河子有个养牛大户刘大姐,养着三百来头奶牛,每年光给牛买保险就要花二十四万。要说起这些奶牛可金贵着呢,每头都值上万块钱,正处在产奶的黄金时期。去年夏天可把刘大姐急坏了,牛圈里七十六头奶牛突然得了牛结核病,这可是要命的传染病啊!
那天防疫站的人来检查,拿着红头文件说必须全捕杀了。刘大姐站在牛圈门口直抹眼泪,这些牛都是她一把草一把料喂大的,就跟自己孩子似的。可为了不让疫情扩散,她还是咬着牙在扑杀通知书上按了手印。防疫站的人说国家有政策,每头病牛能补六千块,算下来四十五万六的补偿款,好歹能把本钱捞回来。
谁成想这钱刚到财政局的账上,还没捂热乎呢就出岔子了。原来刘大姐前头那个男人开的公司欠着财政局下属单位一屁股债,法院二话不说就把这四十五万六划去抵债了。刘大姐气得直拍桌子:"我俩去年八月就离的婚,他欠债跟我有啥关系?这钱可是国家赔给我的牛钱!"
官司打到法院,刘大姐把保险单、离婚证、防疫站的通知书全摆出来了。她说得明明白白:七十六头牛都是自己名下养的,保险受益人写的也是自己。防疫站公示补偿名单时,整整公示了七天,压根没人提出异议。再说前夫那个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自己既不是股东也没掺和经营,凭啥拿她的钱抵债?
财政局那边也喊冤,说刘大姐前夫公司的大股东占着99%的股份,两口子以前一起经营养牛场。那些牛虽然挂在刘大姐名下,可保险申请上盖着公司公章,牛圈也是混着养的。再说钱已经通过法院执行程序划走了,哪能再吐出来?
法官翻来覆去查证据,发现关键就在这七十六头牛到底归谁。刘大姐拿出的保险单上白纸黑字写着被保险人就是她本人,防疫站的扑杀通知书也是直接发给她的。最要命的是,财政局自己公示的补偿名单上清清楚楚写着刘大姐的名字,整整七天都没人提反对意见。
一审法官拍板说:"补偿款是跟着牛走的,牛是谁的就该赔给谁。财政局拿不出证据证明这些牛是公司的,就不能随便扣人家的救命钱!"判财政局十天内把四十五万六还给刘大姐。财政局不服气上诉,结果二审法官把案卷翻得哗哗响,最后说了句:"维持原判!"
这事在石河子传得沸沸扬扬。要我说啊,国家给的防疫补偿款那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哪能说扣就扣?刘大姐虽然跟前夫有过一段,可离了婚就是两家人。财政局这次确实是马虎了,光看人家以前是两口子,没把产权证明查清楚。好在法院明镜高悬,把这笔血汗钱给追回来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