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姚明抱着上奥运的小英雄,曾发誓考上清华,16年后活成了这样

传鉴趣事 2025-01-25 21:40:46

“我长大后要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建筑师,建造出永远都不会坍塌的房屋……”

2008年,年仅9岁的林浩,在姚明的带领下走进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那么,现如今16年的时间过去了,昔日的抗震小英雄林浩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呢?

汶川小英雄

四川汶川,一个被大山紧紧抱住的小山村。

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只知道种地、放牛、上学。

林浩家在山村最边上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不大,但院墙上爬满了野葡萄。

林浩的爷爷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巴交的农民。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干活,晚上回来总是浑身是土。

奶奶则是个话不多的女人,但特别能干。

她一个人能把地里的活计和家务全干利索。

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能回家两三次。

9岁那年的5月12日,对于林浩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

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向学校。

突然,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

教学楼摇晃得仿佛随时会倒塌。

一片混乱中,林浩看到了同学们惊恐的眼神。

作为三年级的班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做些什么。

他开始用仅有的一点力气在碎石中挖掘。

双手很快被划出血痕,但他没有停下。

两个同学被他成功救出。

当救援队赶到时,林浩浑身是泥,脸上全是灰尘,但眼神依然明亮而坚定。

那一刻,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男孩,而成为了全国的英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天,姚明将这个瘦小的男孩抱在怀中。

他对着镜头说:"我要考上清华大学,当一名建筑师,造出永远不会倒塌的房子!"

这个承诺,在当时看来是如此天真,却又充满希望。

成长的困惑

演艺圈的大门,总是对一些人来说意外地敞开。

对林浩来说也是如此。

一部偶然的电影《马东的假期》,悄无声息地将他带入了这个光鲜亮丽却暗流汹涌的圈子。

那几年,林浩的生活节奏陡然加快。

学校、片场、录音室,他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7部电影、一张个人专辑,看起来风光无限。

但背后的辛酸,又有谁能懂?

媒体的聚光灯可不是什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东西。

曾经的"抗震小英雄"突然变成了荧幕上的小明星,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很多人按捺不住。

网络上的议论像潮水般汹涌,有人说他忘记初心,有人说他不务正业。

林浩没有辩解。

他知道,越解释越容易被误解。

于是,他选择用行动来回应这些质疑。

大部分片酬都悄悄捐给了慈善机构,支持家乡重建。

课余时间,他依然保持着刻苦的学习态度。

在学校里,林浩开始尝试创业。

和几个同学一起做校园服务平台,提供二手物品交易和物流服务。

这个项目不仅赚了钱,还获得了不少校级创新奖项。

那些曾经的质疑和议论,渐渐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林浩慢慢学会了不去在意那些无谓的声音,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开始思考,英雄不应该被固定在某个年龄段,而是要用行动去影响这个社会。

一个瘦小的男孩,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他没有被舆论打倒,反而在这些压力中变得更加坚强。

那些曾经想要否定他的声音,如今已经被他用实际行动彻底击碎。

另辟蹊径

24岁那年,林浩下定决心干一票大的 - 创立属于自己的食品公司。

这可不是什么心血来潮的玩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创业计划。

干啥来着?当然是推广家乡的土特产!车厘子、豆腐干、豆花,这些寻常农货在林浩手里仿佛变了魔法。

他不是简单地卖,而是用营销的方式给这些土产镀上金色的光环。

林浩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们一起研究咋把产品卖出去。

他甚至自己骑摩托车,挨家挨户地和农户商量,帮他们想销路。

有时候一聊就是大半天,农民大叔们都服了这小伙子。

品牌包装、社交媒体营销、直播带货,林浩玩得风生水起。

那些原本卖不到好价钱的农产品,经过他的"魔法",竟然成了抢手货。

很多农民笑得合不拢嘴,说这小伙子是他们的"致富专家"。

202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4周年那天,林浩做了一次特别的直播。

没有开启打赏,就是想让更多人看看家乡的变化。

曾经满目疮痍的地方,如今已是繁华小镇。

那一刻,他不再是被姚明抱着的小男孩,而是为家乡默默付出的青年。

慢慢地,林浩在家乡担任了团委副书记。

这可不是混个职位那么简单,而是真心想为家乡做点实事。

他开始系统推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用行动诠释对家乡的承诺。

周末和假期,林浩依然保持着打工的习惯。

销售、营销、服务,只要能赚点创业资金的活儿他都接。

这些经历让他练就了一身本领,也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

他常说:"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演员、创业者,为啥不能一起干?"

这是他的人生哲学 - 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小圈子里。

再次相遇

2024年1月21日,林浩在个人账号上晒出了人生的大喜讯 - 他要和女友结婚了!

这姑娘可不一般,是来自阿坝州的藏族姑娘泽拉姆。

泽拉姆长得特别白,她性格开朗得很,笑起来能把周围人的心情都点亮。

两人在一起,那叫一个般配。

林浩负责干活赚钱,泽拉姆负责撒欢儿。

婚后,两人的生活简单又充实。

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特产,俨然是一对创业夫妻。

10月25日那天,林浩还特意带父母去泽拉姆家,感受藏族文化。

汉族农村小伙带着父母,坐在藏族姑娘家里,品尝特色美食,聊得那叫一个开心。

姚明听说林浩结婚,特意发来祝福。

这位当年抱着他的篮球巨人,如今已经44岁,早已告别赛场。

两人时隔16年再次相见,物是人非,但情谊依然深厚。

林浩的生活看似平凡,却处处透着不平凡。

他没有成为最初设想的建筑师,却用另一种方式筑造希望 - 通过创业、公益,为家乡和社会建造属于自己的"不倒的房子"。

岁月静好,英雄不老。

那个在废墟中救人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男人。

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 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点点滴滴的坚持与奉献。

他没有造不倒的房子,但他用生命构筑了一个不倒的梦想。

参考文章:

0 阅读:3

传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