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关税战开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宣城,通过高关税、贸易限制能够让美国从中国身上赚便宜。
然而,随着关税战的不断进行,特朗普却发现中国经济韧性如磐石,出口竞争力不减反增。
眼看对华施压未达预期,特朗普转而将矛头对准自家后院的“掌钱人”——美联储,试图通过压低利率、干预货币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颓势。
只是,面对独立于美国政治体制之外的美联储,已经连连多次“碰壁”的特朗普,真的能成功拿下吗?
“调转枪口”的特朗普
上任之初,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就以“美国优先”为旗号,试图通过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手段削弱中国经济。
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美国对华加征高达54%的关税,并未动摇中国经济根基,反而促使中国通过对等加税、稀土出口限制等反制措施稳住阵脚。
中国的出口韧性尤为突出,2024年全球贸易稳定增长,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甚至逆势上扬。
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未能让中国“低头”,还让美国企业因高成本和高通胀叫苦不迭。
面对对华施压的失利,特朗普急需新的“突破口”来兑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成了他的“眼中钉”,截至2025年初,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达4.62%,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直接拖累了经济增长。
特朗普认为,美联储若能大幅降息,不仅能降低企业借贷成本,还能刺激消费和投资,为他的政治形象加分。
更重要的是,他试图通过货币政策调整,间接影响中美博弈的金融战场。
若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将缩小,可能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甚至吸引资本回流中国,这一潜在后果显然与特朗普的初衷背道而驰,但他似乎别无选择。
从对华贸易战的受挫,到对美联储的公开施压,特朗普的策略转变反映了他内外交困的窘境。
但处于内外交困下的特朗普,真的能够让美联储“屈服”吗?
特朗普的施压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施压,可谓“软硬兼施”,既通过舆论造势制造压力,又试图通过制度和人事干预实现长期控制。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其“不懂经济”,甚至扬言要罢免他,尽管法律上他并无此权力。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多次通过社交平台公开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试图用舆论裹挟美联储妥协。
这种高调的批评不仅动摇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心,还导致美元汇率在4月出现波动。
除了舆论攻势,特朗普还反复呼吁美联储降息,并试图将美国关税政策与货币政策挂钩,声称“降息能抵消关税对经济的冲击”。
然而,美联储以“数据依赖”为由,至今未完全屈服,主席鲍威尔甚至公开表示,当前通胀压力部分源自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降息需谨慎。
面对鲍威尔的反抗,“恼羞成怒”的特朗普自然开始想办法取代他。
据传,特朗普计划在2026年鲍威尔任期结束后,提名亲信进入美联储高层,同时推动“2025计划”等立法改革。
并试图废除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即平衡就业与通胀),让其仅聚焦通胀目标,从而更容易被政治操控。
特朗普的这些动作,表面上是为美国经济“松绑”,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财政扩张政策(如减税和增加赤字)可能推高通胀,与美联储的控通胀目标背道而驰。
若美联储迫于压力大幅降息,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动荡,这对全球经济,包括中国,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中方的应对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施压,看似是美国的“家务事”,却为中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潜在风险。
从短期来看,若美联储迫于压力降息,将直接改善中国的金融环境,中美利差缩小能减缓中国资本外流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甚至吸引国际资本回流亚洲市场。
更重要的是,美元走弱可能提升中国出口竞争力,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的商品将更具价格优势。
放眼长期,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威胁,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现如今,特朗普的干预行为已引发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担忧,美元汇率在2025年4月一度下挫,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80家央行持有人民币储备,总额达2740亿美元;沙特甚至开始以人民币结算3%的石油贸易。
特朗普的“自乱阵脚”,客观上为中国构建独立金融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若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波动,这对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和金融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美国货币政策的政治化可能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外部环境的稳定性。
所以无论美国的对外政策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尽力做好自己,以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
结语
特朗普将“枪口”对准美联储,既是美国经济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也是中美博弈中“以退为进”的策略。
可这一招非但未能让中国“就范”,反而可能为中国带来金融环境改善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热点解读∣特朗普暗示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025年4月21日
财联社:《特朗普连续炮轰鲍威尔 美联储古尔斯比:货币政策不应受政治干预》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