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经历了保卫3000点之后,上周算是保卫成功了。
我发现还有两个比较利好的信号:
一是,多家上市公司的回购。
就拿昨天晚上来说,大周日的,就有不少家披露回购的情况。昨天晚间,深市共有24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和提议,拟回购19.09亿元至34.85亿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市24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这一波回购潮,也算的上是一个“历史罕见”。
二是,基金公司的自购。
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宽基ETF产品——易方达沪深300ETF。之前基金公司的自购,大部分会偏向于权益基金,主动居多的。这一次易方达选择了抄底利器——宽基ETF。加上10月份以来,华西、兴银、德邦、西部利得、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等几家公司的回购,这一波也算的上是公募基金的自购小高潮。
3季报披露完毕,FOF最青睐的基金
主动权益里: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34个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27个
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21个
被动投资里: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3个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21个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16个
主要看看3季度FOF增持比较多的基金(主动权益):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本季度增多19个。
杨鑫鑫管理的这只基金,规模由2季度的58.07亿,增至3季度的74.57亿。这位基金经理弱势行情下,表现更佳。去年相对收益不错,今年以来10.21%。
前十重仓占比31.57%,持股集中度不高,分散于银行、石油石化、钢铁、建筑材料、房地产等行业。
季报观点:
“操作层面,增持的方向包括石化、电子,前者基于中期基本面及性价比考虑,后者考虑基本面以及降低低配比例;减持军工、地产,均考虑到二者的行业前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本季度增多10个。
鲍无可是深度价值投资的代表,也是今年逆市表现亮眼的一位。这只基金规模近50亿,鲍无可管理基金的总规模也近200亿。去年这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今年以来13.15%。
很多机构选了这只基金,而不是代表基金能源混合基金,或许是这只基金可投港股,投资范围更广。前十持仓占比52.81%,比较集中,集中在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煤炭等几个行业。
季报观点: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的总量并不差,较差的点在于盈利。在2021年盈利高点时,很多行业都做了大幅度的扩产,这些产能于2022年至2023年间陆续投放,新增的产能带来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这使得相关制造业的盈利受到挤压。企业盈利不佳,自然影响到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进而对消费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需要时间来消化,如果融资成本持续维持低位,我们预计这个过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本季度增多10个。
基金经理包正钰,任职时间刚过一年。这只基金近1年11.18%,远超同类平均-12.38%。虽然初出茅庐,但这一年业绩可圈可点。前十大重仓里一半是白酒。
FOF增持这多,我比较怀疑是自家FOF增持的,后续继续观察。
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A,本季度增多10个。
马芳、姚加红管理的这只基金,规模比上期增加了63.56%。马芳管理基金的规模近300亿。这只基金今年以来10.32%,规模上来后,就要看量化策略的有效性了。从今年业绩看,还是可以的。
辩证看待FOF持仓,并不是FOF持仓多就一定好。
首先FOF的业绩,也一般;其次FOF持仓的基金,感觉换手率也挺高的;最后,自己FOF买自己的基金,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FOF还在发展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