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交额破了万亿,场子开始热起来了。
最近看了不少文章,都在提医药板块的反弹。
确实,从上周五医疗医药板块就开始往上跳,中证医疗指数上周五涨4.13%、周一涨3.27%;港股的医药跳得更猛,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上周五涨6.24%、周一上4.20%。
天下苦医药久矣!
拿港股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看,这一板块从2021年中,一路调整到现在,时间已经两年多了。再看调整幅度,这一指数大概从8000点,掉到3000点以下,都不是腰斩,几乎是斩到膝盖了。
正好趁着公募基金三季度季报,先看整体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动作。
板块龙头药明康德重新进去公募前十大重仓,排名第5。三季度被501只基金产品重仓持股,持股总市值从二季度的283.56亿元升至三季度的492.91亿元,这也是前十中被加仓最多的个股。
有一个券商统计,三季度公募加仓最多的前二十只个股多属于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子等板块。在加仓的医药产业链中,主要加仓创新药和CXO。
再来看看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医疗医药板块的。
葛兰:
“站在当下时点来看,经过2年左右的调整,医药板块总体估值和市场持仓都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反应了较为悲观的基本面预期,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基本面的逐步改善,板块整体仍有着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赵蓓:
“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我们预期今年四季度消费医疗的需求仍将逐步恢复。我们继续持有消费行业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龙头标的和存在业绩估值弹性的alpha 标的,仍然看好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种植牙降价放量和医美等中长期行业趋势。”
李晓星:
“医药方面,随着基本面逐渐见底,业绩预期逐渐清晰,我们对四季度和明年的医药板块继续保持乐观。
配置上,我们会以“创新”为主线,主要仓位配置创新药、CRO/CDMO,医疗器械,并底部布局一些业绩增速更快、估值合理的医疗服务和其他消费医疗。”
王崇:
“经过两年半的持续调整,很多优质泛消费类股票处于历史估值较低位置,尤其是三季度对医疗行业短期业绩的忧和相关股价波动,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布局加仓机会。”
于洋:
“展望四季度,我们依旧看好医药板块的表现,同时AI在经历了大幅度的回调之后也进入再次布局的时间窗口。对于医药,我们认为反腐抑制短期需求和也抑制长期供给,一个长久期资产遇到了长期利好,而短期利空带来的回调或许是较好的投资机会。”
池陈森: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2023年四季度医药板块的表现。当前,医药板块有更低的估值、更低的机构配置比例,在政策端不仅有价格端政策预期修复,还有医药反腐影响边际向上;在景气度上虽短期业绩有个低点,但明年有望看到更快的成长,行业间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我们认为行业向上的曙光已经出现。”
不少基金经理,“直言”看好医药板块,有的基金经理虽然没说,比如何帅,但前十大重仓里有六七只只医药,是以实际行动看好这一板块了。
医药板块调整两三年时间,最大的赢家可能是医药ETF。我们看下面这两只ETF,份额在这三年里“突飞猛进”,不少抄底资金越跌越买。
或许,真如基金经理所言:行业向上的曙光已出现。
来者不拒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