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经过了长假的沉淀,A股今天迎来开盘时间。同时,也是四季度的第一个交易日。
市场成交额达到7700亿元;北向资金下午才是开始恢复交易,但也净卖出了74.6亿元。
整个假期出了不少消息,说说基金圈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动向。
减负——葛兰卸任两只基金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葛兰,卸任了中欧研究精选混合、中欧阿尔法混合两只基金。中欧研究精选混合原来由葛兰与卢纯青共管,变动后由卢纯青单独管理;中欧阿尔法由彭炜接任。
这两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对标中证800,从投资范围看属于全行业基金。
曾几何时,不少行业基金经理取得不错业绩之后,就开始发行“全行业”的基金。这个事吧,也辩证看,一是基金规模上来后,只能扩大选股范围;二是,行业基金经理能否有全行业选股的能力,也需要持续观察。
深挖一下:
对比中欧研究精选和卢纯青管理的基金,持股重叠度较高。这只基金在两位基金经理共管时,估计也是卢纯青主要管理;
对比中欧阿尔法和葛兰还在管理的中欧明睿新起点,这两只基金前者集中在医药消费等行业,后者则重仓的是电子、通信等领域,还是不同的。
考核主动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大概率就是“超额收益”。全行业投资的基金,考察跑赢市场的能力;行业主动基金,考察跑赢行业的能力。
下图是中欧阿尔法混合AVS中证800指数
下图是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VS中证医疗指数
在医药医疗领域,牛熊市都能跑赢行业;在全行业里,牛市能跑赢,熊市跑不赢。
当然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没赚钱,就几乎等于投资能力差了。不少人都是高点冲过去买的。
这两只基金规模总计97.86亿,卸任这两只基金后,葛兰手下只剩下3只基金,其中2只医药主题,1只全行业。葛兰的管理基金总体规模也降到669.01亿,就这个规模依旧排在主动权益管理规模的第二位,第一是张坤。
离任——蔡嵩松“奔私”
蔡经理的离职,似乎有章可循。5月份卸任诺安创新、7月卸任诺安优化,到9月份卸任诺安积极回报、诺安和鑫、诺安成长。
其中诺安积极回报、诺安成长、诺安优化由基金经理刘慧影接手;
诺安和鑫由邓心怡、陈衍鹏接受;诺安创新由邓心怡、左少逸接手。
陈衍鹏能力圈在芯片半导体,左少逸的能力圈在计算机,后续可留意一下两只基金的持仓。
大家对蔡经理比较熟悉,开始以重仓半导体闻名;之后又接手迷你基金,押中信创板块,让这只基金规模暴涨,起死回生。
蔡经理下一站,去私募的概率比较大。
下图是诺安成长VS芯片产业指数
虽然诺安成长基准是中证800,但其一直重仓芯片半导体行业,就拿这个指数对比了。看了这个图,就有一个感觉,波动是真的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主动基金经最不确定因素,就是“人”。基金经理的职业规划发生变化,也无可厚非。
前几年,基金宣传上重点打造个人形象,强化基金经理个人作用,这些年开始“反噬”了。一直基金的管理,其实背后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的合力。
再有,出现了很多基金经理N年亏N亿的讨论。熊市阶段大部分人都不赚钱,公募基金费率的设计上就是这样的,亏钱了,管理费照收;同样要是赚钱了,管理费也不多收一分。理性看待。
最近,也有一些浮动管理费的创新产品,也是在尝试突破“旱涝保收”的收费方式。
总之,熊市阶段,大家都比较难熬。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投资者,都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