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补助退潮、债务到期,高杠杆并购的后遗症集中爆发,最终企业便会陷入“借新还旧”的死亡螺旋。
文 / NE-SALON新能荟
2025年3月16日,江西沐邦高科的一纸公告,道出了这家“跨界追光者”的财务困境。其全资子公司广西沐邦因110.8万元银行存款再遭冻结。原因是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其未如约支付电池设备款而申请了案件执行。
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公司累计司法冻结金额已高达7045.81万元,相当于2023年净资产的9.46%,占2024年第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的24.72%。换言之,近四分之一的货币资金被“锁死”。
但公司的困境,远不止如此。

监管亮红灯!退市危机一触即发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沐邦高科归母净利润亏损4.2-5.2亿元,扣非后亏损更达11.7-14.4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更危险的是,其扣除非主营收入后的营收仅3.1-3.3亿元,逼近“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的的退市风险警示红线,被监管质疑存在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规避退市的情形。
耐人寻味的是,沐邦高科预计的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竟低于前三季度4.86亿元的营收水平。
对此,沐邦高科解释称,主要系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的单晶炉遭遇退货,于第四季度冲销了对应营业收入。而这场交易,因交货速度过快,付款方式疑点重重,一度被市场认为是一场子虚乌有的交易。

目前,这场被质疑涉嫌财务造假的交易,已被上交所问询。
陷入转型困境后,沐邦高科还能“追光”多久?
在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崩塌,龙头企业合计预亏数百亿的背景下,沐邦高科之困境,实则行业缩影。但相比行业龙头,跨界玩家缺乏技术积淀与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下行周期首当其冲。
值得反思的是,沐邦高科在跨界时过于依赖政府补助(2022-2023年收补超5亿元),却未能建立真正的造血能力。当补助退潮、债务到期,高杠杆并购的后遗症集中爆发,最终企业便会陷入“借新还旧”的死亡螺旋。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2.85亿元,而短期借款就已高达4.49亿元,加之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0.52亿元,资金缺口约2亿元。
结语
从市值巅峰的180亿滑落至70亿,沐邦高科的股价暴跌六成,其案例给跨界追光者敲响警钟:在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加速的光伏战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纵使手握资本筹码,也难逃行业洗牌的镰刀。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一家公司的财报里写满“政府补助”和“商誉减值”,或许就该听见风险警报的轰鸣。来源:NE-SALON新能荟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