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陆控(LU.US;6623.HK)因业绩波动、更换审计师等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但4月24日的一纸公告成了转折点——独立调查结果出炉、管理架构重塑、业务数据披露,三箭齐发直接刺激美股单日暴涨12%。
这场风波看似惊险,实则让陆控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尽管调查结果显示陆控往期财报的会计处理问题,但核心出发点是为了保护零售投资者,履行企业对客户的责任。更关键的是,中国平安去年将陆控正式并入报表,彰显对其长期价值的信心。而陆控也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构建起更稳健的发展框架。
近年来,陆控从追求规模转变为注重质量的发展模式,如今在国家力推消费金融、刺激内需的东风下,叠加市场疑虑进一步消除,公司已悄然完成战略转身,站在价值重估的新起点上。
一、调查尘埃落定:正面回应市场关切
回顾今年初,陆控解聘PwC引发市场关注,股价一度承压。为此,公司委托国际律师事务所及法证会计专家组成独立调查团队,对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相关交易展开全面审查。
期间,陆控港股停牌,美股正常交易。考虑到港股成交量在陆控全部交易中占比较低,美股表现基本反映了市场观点。经历1月底的短期调整,2月以来陆控美股股价累计上涨逾27%,或表明市场对该公司仍持正面态度。
独立调查结果也证实投资者并非过于乐观。调查显示,PwC所指控的相关交易“补偿关联实体损失” 并不成立。真实情况是,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陆控为了补偿购买私募投资基金亏损的零售投资者,通过信托购买关联实体资产来回购相关底层资产。
这一行为初衷是为了保护零售投资者,并非利益输送。独立调查明确区分了两类交易性质:一类是涉及关联实体的信托交易,未履行上市规则要求的公告、申报及独立股东批准程序;另一类是对独立第三方全权信托的投资,不涉及关联交易,但公司亦需进行会计调整以确保符合准则。
根据公告,公司将委任新的核数师重新审计2022年及2023年的财务报表。董事会预估,于2022年底财政年度,合并资产总值增加不超过 0.5%,合并净利润无实质性变化;于2023年底财政年度,合并资产总值减少不超过 2%,合并净利润减少8%至15%(约0.83亿至1.55亿元),整体影响有限。鉴于相关交易仅涉及往期财报调整,预计不会影响未来业绩。
这些细节披露既坦诚承认问题,也以事实反驳过度解读,展现了公司直面问题、重塑市场信心的决心。
随后,公司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管理架构夯实、内控机制升级、核数师更迭等,直指其强化公司治理、回应监管要求,也为后续发展筑牢防火墙。配合近年来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渐显,公司摆脱困境、实现重生的路径日益清晰。
二、走出转型阵痛:基本面拐点隐现
2024年,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陆控主动压缩传统信贷规模,聚焦消费金融赛道,通过100%担保模式强化风险管控,业绩短期承压也是战略调整的必然代价,但却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最新数据已印证转型成效。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4年Q3至2025年Q1三个季度间,公司已赋能贷款总额(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的30天以上逾期率从5.2%降至4.8%,再进一步降至4.5%;90天以上逾期率从3.2%降至2.9%,再降至2.6%;消费金融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2%;C-M3 迁徙率(衡量正常贷款三个月后转不良的概率)从1%降至0.8%。
这些数据表明,前期风险出清已见成效,资产质量进入稳定期。
业务端的战略聚焦成效同样明显。截至2025年Q1,尚未偿还总贷款余额为2,039亿元,同比下降24.6%,环比下降6%;其中消费金融尚未偿还贷款余额为501亿元,同比增长29.3%,环比持平。
2025年Q1,所赋能新增贷款总额为573亿元,同比增加19.1%;其中消费金融新增贷款达 304亿元,同比增加50%,占比突破50%;截至2025年3月,累计借款人达2,700万人,同比增长23.9%。
数据表明,公司贷款规模趋稳,消费金融作为政策支持的核心业务增长强劲,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未来有望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盈利方面,100%担保模式初期因计提风险准备金压制利润,但公司承担风险的贷款比例已从2023年底的39.8%跃升至2025年Q1的79.9%,这不仅标志着向深度赋能的科技平台成功转型,也意味着对贷款定价的掌控力增强。未来,信用成本下降与规模效应释放,将共同打开盈利弹性空间。
陆控的主要业务指标都在持续转好,随着风险拨备影响逐渐消退,叠加政策助力宏观环境复苏,公司盈利修复路径确定性较高,基本面拐点已隐约可见。
结语
当前的陆控,正处于 “风险出清” 与 “价值重构” 的关键节点。随着独立调查的完成,陆控通过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消除了市场疑虑。
短期来看,陆控仍需待新任核数师完成财报审计以尽快复牌,市场仍会关注其业绩修复进度,但从长远视角,公司治理架构的深度调整为长期合规运营筑牢了根基;业务战略的聚焦使其回归高质量发展轨道,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科技赋能的效率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公司进入增长新阶段。
随着财报重审落地,市场情绪逐渐平复,历经风雨的陆控,有望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周期中,以估值回归与业绩复苏的“戴维斯双击”中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