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再去其他医院看看
写在书本上的疾病,展现给我们的总是条条目目、清晰可见的,到了临床实践的时侯,每一位患者的疾病状况的出现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罕少见病例来说,其在临床上的诊疗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近30多年来,临床医学诊疗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现代医学诊疗模式正逐渐由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朝着循证医学模式发生转变,即便是这样,经验医学依旧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诊疗中强调经验医学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毫不为过的。疾病的诊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便是作为科室主任,或者是职称处于顶端的主任医生们,也时常可以遇见诊断不明,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病人。
在临床上,当医生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会邀请自己的上级医生,或者是选择邀请与诊疗疾病有关的专业进行会诊,也可以在医院范围内实施多学科会诊、全院会诊,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邀请院际会诊。根据这些会诊意见,在集思广益的多学科诊疗的基础上,再实施必要的检查、诊疗,以进一步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甚至也不排除对于患者实施再一次,第三次的再会诊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模式,这也是最快程度上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手段。
在目前的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在于临床医生的一面,他们在实施疾病诊疗的时候,一般会按照疾病所特有的诊疗特点,根据疾病的诊疗模式来实施诊疗的过程。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他们在门诊或者病房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有的患者可能就会当着医生的面,就直接来一个他还要再去其他医院,再去找其他某位医生看一看的说辞。对于这样的一句话的说出,显然其潜台词就是“我不是很相信你哦”“我还是要再多去看看奥”,或者是直接表明了,“你、或者是你们医院可能不是我计划中预想的医院、医生”.......
大家可以试着想一想,当你面对着这样的说法的时侯,面对着这样的患者、情况的时候,你又会怎么想。至少,我不会相信此时的你会心理很平静,或者是没有着任何的波澜,如果真的是那样,你已经不再是医生了,而是满满的佛性。
面对着这样的患者,这样的情况,此时不论你有着什么样的想法,有着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样的性格,你干什么要当着医生的面来说这样的话题呢。社会上正所谓同行相轻,而你当着此医生的面,直接了当的说要去找他的同行或者是其他的医院就诊、诊治,这无疑是对医生们的极大的羞辱,更为明确的是对于就诊医生、医院的极大不认可、不信任,如此的话再说回来,这样模式的就诊那还有着什么样的真实意义呢。
在这里,很多的患者、患者家属接下来的再一句话就是“我不是那个意思”“请医生理解我的心情”“我们也是有病乱投医”“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性格比较直接”“我只是想再多看看,多问问”对于这样的言语、解释,在医生的面前真的是会显示的十分苍白,你的接诊医生或者是管床医生此时估计还在压着火气,眼睛瞪着你呢。
其实,在临床疾病诊疗的过程中,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其实是一个整体,我们共同面对着的敌人是疾病。对于患者来说,你的病情、状态、诊疗内容等信息,你的管床医生是最为清楚、最为了解的。对于你疾病的诊疗情况,你所能够想到的、顾及到的问题,其实,临床医生们早都想到了,这一点你也是绝对可以放心的。至于说到你的讲话方式,有的时候还真的是需要讲究点说话的方法和模式,毕竟,医生也是凡人,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