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方法预防肿瘤复发转移(3)

晋瑞谈健康 2024-07-09 08:00:33

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能被临床遗忘

恶性肿瘤疾病作为一种身心性疾病,心理性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至于后期的抗肿瘤疾病治疗、康复、随诊过程中,心理性因素对于疾病的诊疗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肿瘤性疾病与肿瘤患者的心理性变化、躯体性病理生理学改变也是互为因果的。

然而遗憾的是,在目前肿瘤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肿瘤患者健康心理状态的关注,却始终成为被临床遗忘的重灾区。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在其肿瘤疾病诊疗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位临床医生会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关注或者是评价,就更谈不上所谓的干预和治疗了。

在真实世界上,对于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来说,在肿瘤疾病的初期,肿瘤疾病的康复期,甚至是在肿瘤患者疾病的终末期,都会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直接影响着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在目前肿瘤患者的治疗上,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生理性、躯体性疾病的诊疗、康复治疗,除此之外,被我们忽视最多的就是就是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如何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则是成为疾病诊疗中的重点内容。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肿瘤患者中,即便是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不同类型,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生抑郁、焦虑的情绪,临床上,约有近七成的患者可能存在诊断合并有抑郁症的发生。至于那些被忽略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则是更多。其实,对于精神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是导致约1/4的肿瘤患者在疾病治疗的后期、肿瘤随诊阶段,出现了复发、转移等情况。

因此,在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疾病随诊、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兼顾患者各个方面的细节变化,尤其是包括心因性因素对于患者身体状态的影响。毕竟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经历了一次抗肿瘤治疗以后,其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会受到自身的心态、文化修养、人文背景、职业、社会角色、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很好的利用这些内容,可以有效的改善肿瘤患者的一般状况、免疫状态,如此可以有利于患者康复和随诊期间的状态,除此之外,规律的生活可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患者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的。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容易患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仰等都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

心理康复治疗措施的实践需要癌症患者及其亲属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