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西安,虽北依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更有八水环绕,但也许是出于北方人对水的敬畏,城市建设也刻意与河流保持了距离。

100年前的西安钟楼
从北边的渭河,到东边的浐河灞河,很多老西安人都认为是蚊子满天飞的荒草滩,一些沿河地带据说还是刑场,可见西安对水,少了些亲近之感。

渭河
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悄悄发生了改变,水的价值正在被西安不断挖掘。
最近的一个事情是,未来之瞳开始蓄水,其水源正是荒废了很久的永安渠。随着高新三期的建设,永安渠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永安渠商业街等这些项目,进一步挖掘了永安渠的水系资源,拉近了城市与水的距离。

开始蓄水的未来之瞳

永安渠海绵城市公园
早前,西安提出北跨,要拥河发展,对其长期疏远的渭河史无前例地表示了亲近。2021年的时候,我曾在头条写过一篇《渭河能否成为西安的黄浦江》,曾表达过让渭河成为西安城中河的想法。当看到西安要北跨的时候,还小小激动了一下。

地铁10号线,跨越灞河的港盛大桥
更早一些,全运会召开之前,西安对灞河沿线的进行开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灞河奥体段,城市界面非常漂亮,好像多了点南方城市的水灵气。与此同时,沿着渭河、沣河、浐河、灞河等河流的绿道系统全面贯通,这是西安史上对周边河流水系给出的最大热情。

灞河奥体

灞河
更早之前,浐灞生态区的建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长期对河流敬而远之的西安人,其实也非常愿意亲近河流,当时浐灞高企的房价和涌向这里的购房人,就是很好的说明。

灞河
作为一个出生在旱原上的北方人,我从小对水就非常向往,去了南方。也是对城市与水紧密相融的布局,喜欢得不行,也曾畅想着自己牛马当累了的时候,能在下班或者周末,在河边散散步。如今看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接近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是对她越来越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