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上海、北京、合肥、西安等城市开始反思为何自身没有孕育出这样的企业。
上海

上海虽为经济、金融和科技重镇,但在AI人才结构上,应用层人才占比达60%,技术层和基础层人才占比相对较低。且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路径漫长,AI产业还面临与传统产业争夺资源的困境,创业成本也较高,中心城区优质写字楼租金每平方米每月可达200-300元。此外,上海资本更倾向于成熟企业和大型项目,对AI基础研究项目投资谨慎。
北京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大机构主导”的经济格局使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限。其政策注重规范性和稳定性,限制了初创企业试错空间。同时,北京生活成本高,人才竞争激烈,创业环境相对更“卷”。产业集群方面,缺乏核心生态纽带,企业间协作较弱,难以形成垂直整合的集群效应。
合肥

合肥虽以科技创新著称,但与杭州相比,在产业生态的成熟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距。合肥的产业集群更多集中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在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还不够紧密,围绕人工智能的互联网生态、算力支持等方面也相对薄弱。对高端AI人才的吸引力不如杭州,在资本的活跃度和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上也有待提升。
西安

西安的产业布局更偏向制造业、重工业和传统产业。在国际化程度上相对较低,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较弱。与杭州相比,西安的互联网产业不够发达,难以形成像杭州那样以互联网为核心的AI产业集群。当地高校科研成果在与AI企业的对接和转化效率上不高,缺乏鼓励AI创新的针对性政策和良好的创业氛围。
DeepSeek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上海、北京、合肥、西安等城市只有找准自身问题,从人才、产业、资本、政策等多方面发力,才能培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