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武汉良之隆展会开局,历史参展人数及参展商最多,前者第一天就突破10万人以上,后者突破5万家。
从阶梯进场,伴随着对复苏的渴望,餐饮人开启了“朝圣之旅”。到底有哪些新食材、新趋势可以get?
第 1329期
文 | 田果 文博
深加工种类多,单品类为王明显
这次展会,不同于以往的是,60%的展商基本都是单品类食材供应企业,他们聚焦不同的领域,比如虾、牛、鸡、小龙虾、油条、肥肠、黄喉等,围绕单品,从内容物、形状、部位等方面进行深加工,形成产品矩阵。
比如,聚焦北海虾丸的玖嘉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在顺应细分市场需求,强化品牌竞争力,聚焦单品,可以更快递地占领顾客心智。
◎ 人头攒动
再比如,“只做一头牛”的和一肉业,在展柜里,摆的包括涮肉、鲜牛肉、牛排、白毛肚/千层、牛肉类预制菜等,隔壁聚焦“一只羊”的茂源肉业、定位“撒尿+牛肉丸”的丸来丸去也是如此,前来询价的观众络绎不绝。
◎单品单厂
在锅底上,我们也发现了主打番茄锅底的澄明,主打骨汤锅底的仟味,这类企业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成本优势,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品质较高的产品。
◎聚焦番茄
为什么不再是大而全,而是单品细分?
从客户角度看,他们需要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我是做火锅的,在这个展位上能一站式看全火锅食材大单品,超赞!”一位现场的火锅老板说,“一看就知道这里有啥食材,一问都是工厂直供,性价比很高。”
从品类角度看,不管是最初的毛肚火锅、牛肉火锅、鱼火锅、虾火锅等,还是近年流行的猪肚鸡、酸菜鱼、碳锅羊肉等,这些主打单一特色品类的火锅,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需求端倒逼供给端。
烟火气十足,“烧烤”场景频频出现
在展会现场,火锅餐见的对烧烤的火爆感受非常明显。
一方面,许多火锅食材增加了烧烤应用场景,展示其即能涮煮又能烤制的双重属性。比如逮虾记除了各种精美的虾滑摆盘,还增加了烤盘,现场用锡箔纸烤制虾滑。
◎逮虾记工作人员在烤制虾滑
还有丸来丸去工作人员也向来往的餐饮老板,介绍其黑椒牛肉丸等产品,口味也非常适合烧烤。此外,还有羊肉、烤肠等展位也是如此。
◎丸来丸去工作人员在在烤制牛肉丸
同时,烧烤类的供应链也随处可见,有专注于烤翅的,有专注于烤肠的,还有的打出“夜餐饮”,聚焦夜宵场景,展现各种烤串类产品。
火爆的背后,是烧烤烤肉正在餐饮行业异军突起,成长为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品类。
这主要因为,烧烤是火锅外,疫后最佳的“报复性消费”品类之一,能满足消费者大口吃肉和畅快社交需求。同时,得益于各地政府发力夜经济,烧烤作为其中的支柱品类,享受一定政策红利,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还有最近被大学生带火的淄博烧烤,小饼配上小葱夹一切,小炉自烤,手动感强,也给这一品类带来了新的灵感启发。
预制菜领域细分,餐饮加码线上渠道
在展会现场,火锅餐见还发现,预制菜的热度依旧高居不下。
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代表性预制菜头部企业,聚合了预制菜全产业链资源。其中有盖世、全日、信良记、万农水产等深耕水产预制菜的品牌;也有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千味央厨等速冻食品品牌。
我们还发现一些预制菜企业也开始细分,比如有主打湘菜预制菜的,有主攻一个单品佛跳墙的,还有把火锅中常见的卤味、串串、牛肉等调理产品整合,提出“火锅预制菜”概念的;
◎ 部分预制菜企业
当然有些企业则另辟蹊径,通过提供“锁鲜技术”“固色技术”等支持,做预制菜企业的周边产品,给他们“递铁锨”。
不过总体下来能感受到同类型预制菜竞争激烈,就像某位业内人士的犀利点评那样,“这个赛道不宜再轻易进入,红烧肉、油炸酥肉、骨类、家常菜等,要么重新设计产品,要么开创差异化产品。”
除此之外,有些供应链在展位上,专门开辟了直播间,有的搭建了露营直播的场景,还有直接提出线上OEM/网红爆品定制口号……
不仅能看出参展供应链产品和人群的定位、出餐表现形式贴近餐饮需求,也能看到餐饮越来越加码线上渠道。
您对本次展会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互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