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的“关税狂欢”,意外成为中欧走近的催化剂。3月2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的握手,不仅标志着中欧建交50周年的特殊时刻,更释放出两大经济体在美式霸权压力下寻求破局的强烈信号。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月满则溢,水满则亏,爱满则伤!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好处都给占全了,懂得取舍,才能不负上天的厚爱。
很显然,美国人或者说特朗普是不理解咱们这段话的。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只要行使单边主义,那么其他国家就会“乖乖就范”!很显然,特朗普想的过于天真了。

特朗普一方面打压欧盟、另一方面又想让美国与俄罗斯缓和关系,说到底,特朗普的最终目的是要对付东大。
细致来说,特朗普政府的“双线收割”策略已陷入死胡同,对欧洲盟友既要军事保护费又要产业压制费,对中国则延续科技封锁与关税威慑。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婪,暴露了美国战略能力的结构性衰退。
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政策遭德国总理朔尔茨痛批“经济自残”,法国总统马克龙更在谈判桌上摆放《孙子兵法》以示反讽。
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约除非盟友补缴2000亿美元军费”,欧洲终于看清“安全保障”不过是高价勒索。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已是“渐行渐远”了。

据新华社报道,何立峰当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时说,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加强对话交流,妥处经贸分歧,扩大相互开放,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怎么说呢?在美式霸权阴影下,中欧正以惊人速度重构合作范式。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000亿美元,平均每分钟150万美元货物跨越欧亚大陆,这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战略逻辑的颠覆。
欧盟原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却在特朗普关税威胁下转为谈判妥协。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透露,双方可能建立“动态关税调整机制”。当中国车企在欧洲设厂比例达40%,关税自动减免。

怎么说呢?美国到现在还在行使单边主义,强调所谓的美国优先。而中国则是越来越开放与包容。
特朗普政府的最大失误,在于低估了霸权体系的自毁机制。其“交易式外交”将盟友关系异化为商业契约。
中国推动的“全球发展倡议”与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在非洲形成互补。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正赋予中欧合作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吸纳埃及、埃塞俄比亚等新成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覆盖83国,这些平行体系冲击着布雷顿森林机构的垄断。日内瓦国际关系研究所预言:若中欧能跳出“美国陷阱”,2040年将诞生首个非美元结算的经济共同体。

未来十年,若中欧能把握战略机遇窗口,在气候治理、数字经济、太空探索等领域深化制度性合作,或将催生一套超越“霸权稳定论”的全球治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