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韩生十分好客,常在家中设宴。某天来了一个奇怪的道士,手拿一个饭碗,仆人给他饭菜和钱财,他都不要,也不肯离开,只笑着敲碗。
仆人把这事告诉了韩生,韩生觉得稀奇,请道士进来坐一坐,又问道:“道长家住何处?”道士笑道:“村子的东方有个小破庙,我就在那住。”
韩生惊讶道:“道长何时来这庙里住下的?我竟然一点也没听说过,太失礼了。今 日道长到访,所为何事?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道士指着桌上的酒道:“听说你热情好客,我向你讨杯酒喝如何?”韩生见他一脸穷酸样,有些犹豫,但不能坏了自己热情好客的名声,于是立刻让人给道士斟酒。
同桌有个徐某,是韩生请来的宾客,他家境富裕,但向来抠门,每天来府里做客,从未付出过半点银钱。
徐某见道士脏兮兮的,心中不满,瞧不起道士,不与他说话,眼神里满满都是嫌弃。道士倒是不在意,一口气喝了20多杯,笑着告辞。
从此,道士不请自来,吃饭喝酒,好像自己是被邀请的客人一样随意。来了几次后,韩生也有些厌烦他,想找个借口把他赶出去。
徐某忍不住嘲讽道:“道长总是做客,什么时候做一回东?总是吃白食可不好。”
道士也不恼,指着徐某道:“我和你一样,不过是靠嘴罢了。”明里暗里讽刺徐某也不过是来吃白食的,谁比谁高 贵呢?
徐某羞红了脸,想要争辩。道士却又道:“想我做东不难,我本来就准备请客,明天中午,略备薄酒,聊以报答。”
次日,韩生与徐某如约来到小破庙,心中却暗想:这道士能准备什么东西?说不定是诓我们的,心中更是嫌弃他了。
谁知道士早已在门口候着,仿佛真的有一场宴会一样。进了庙里,庙里焕然一新,亭台楼阁到处都是,庙中摆设富丽堂皇,许多富贵人家都比不上这庙里的装潢。
韩生与徐某大吃一惊,眼冒金光:“这是何时建造的?闻所未闻。”道士笑道:“刚竣工,不过是皮囊罢了。”二人却眼神一变,对道士称赞不已,恨不得多与他接触结识。
不久,三人坐下,来了一群小童上菜,都是奇珍,徐某见了讨好道士道:“道长真是神人!我早就觉得你与众不凡!”
韩生也忍不住暗暗盘算:还好没表现出来对这道士的厌烦,不然丢了一个富贵朋友可不划算。
二人极力讨好道士,道士只是笑笑,又叫来两个美人唱歌助兴。美人把二人迷得神魂颠倒,不知不觉喝得大醉。明明美人只是正常跳舞,在二人眼里竟然像在含羞邀约。
道士见二人醉了,也不管他们,说道:“我困了,要休息,你们继续喝。”说罢就躺下,令两位美人服侍。
徐某见这道士居然能享受如此待遇,气道:“道士不得无礼!”顺着酒劲去打扰道士和美人,把道士赶走了。
道士不知跑到何处去了,美人却还在眼前。徐某激动不已,抱着一个美人就要亲。明明刚刚还说道士无礼,此刻自己也做着无礼的事却毫无羞耻之心。
韩生被徐某的举动惊呆了,心中犹豫,不知该当个君子还是顺从内心。徐某笑道:“你怎么这么傻,有美人在身边,还要当柳下惠?”
韩生也不伪装了,上了道士的卧榻,与另一美人亲热起来,只是那美人似乎睡了过去,扳不动,韩生只好搂着她睡了一晚。
天亮了,韩生渐渐醒来,感觉自己浑身冰冷。睁眼一看,怀中哪里抱了什么美人,分明是抱了一块长石头。卧榻也不是卧榻,只是一节石阶。
他去找徐某,四处都没找到,直到在厕所发现了徐某的身影:他头枕茅坑里的臭石头,抱着石块不撒手,人躺在茅坑旁边。
韩生把徐某踢醒,二人这才注意到,昨日的富丽堂皇不见了,这又变成了一座破庙。一切都像是一场荒唐梦。
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由九木闲谈改编。这故事颇有趣味,通过道士的戏弄来揭露韩生和徐某的世家子弟的本来面目。
先说韩生。韩生看似热情好客,实际是嫌贫爱富。为了彰显自己一视同仁,他留下道士好好对待,后来道士多来了几次,他便厌烦。徐某也常来,但他家境富裕。
同样是没有出钱来参加宴席,韩生对每天都来的徐某从未有过怨言,对来过几次的道士心怀不满。当看到道士寺庙富丽堂皇,他又巴结奉承,充分体现了人性。
再说徐某,他是不知耻的代表。同样是吃白食,他却要道士请客,还瞧不起道士;同样是好美色,他骂道士无礼,自己却也做着无礼之事,把双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二人受到了道士的戏弄。韩生施以小惩,徐某施以大戒。只是不知道,这美人是由石头变换而成,那小童和佳肴又是什么变换的呢?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感谢你关注我,最近我们在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过去现在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