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枣村乡堤上村,地图上显示距离无锡841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县。9月22日,中秋节刚过,王巍就离开无锡坐上了北上的列车,就在此前,他接到了任职通知——滑县枣村乡堤上村支部委员会第一书记。从现在起,王巍的身份从中国民生银行无锡分行的一名银行职员转换为河南滑县枣村乡堤上村的“第一书记”,在今后的2年时间里,他将带领当地乡亲们一起为乡村全面振兴而奋斗。
2015年,中组部会同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作出部署。“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之一,眼下,在我国很多地方,深山里、高寒区、艰苦边远地区,几乎都能看到一个群体。这一次,王巍被选中并派到河南安阳堤上村,需要转变角色,肩负神圣使命,投身新时代的“三农”建设中去。
传承红色基因贡献青春力量
1991年出生的王巍是民生银行无锡分行的一线员工, 憨厚稳重、朴实干练是记者见到这位90后的第一印象。
“我是在民生银行总行的内部网站上看到了‘第一书记’全国选聘启事,想到大学时代自己曾经的支教经历和国家乡村振兴的规划,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报名参加了选拔。”说起事情的起源,王巍的目光里充满着光和坚定。
王巍的外曾祖父参加过抗美援朝、爷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从小听着祖辈的故事长大,红色基因在骨子里根深蒂固,大三时候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之后,王巍进入了民生银行无锡分行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到社区支行行长再到零售一线,7年时间里,他一直深耕基层一线,兢兢业业挥洒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并获得过中国民生银行优秀青年团干部、南京分行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用身上的十斤肉,换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此次王巍选派的堤上村,地处河南滑县枣村乡,滑县在2002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民生银行是滑县的结对帮扶对象,19年来,民生银行坚持不懈多方帮扶,而今的堤上村已经成功摘去了贫困的帽子。据了解,堤上村有500多口人,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了,村上以妇女、儿童、老人这些留守人员为主,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人均年收入在几千元。
“我派驻到堤上村之后,首先想从基础的道路、饮水、用电、医疗、教育入手做一个全面调研,对于有困难的群众做好建档立卡持续跟踪,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帮扶对接,充分用好南京分行和无锡分行的帮扶政策,努力帮助村里拓宽产业发展的桥梁。我希望在这两年的工作时间里,迈开步子,撸起袖子,用我自己身上的十斤肉,换取我派驻村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临行前,王巍这样告诉记者他的设想。
舍小家,只为幸福更多的大家
此去两年,王巍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女儿。“女儿才2岁半,比较粘我。”王巍说,平时自己带女儿比较多,“因为她妈妈工作很忙,我父亲已经去世,岳父岳母年纪也大了,家里只有一个母亲,自己离开家觉得十分对不住家人,因为他们要付出的更多,必然很辛苦。非常感谢我的妻子和家人对我的支持。” 面对家人,王巍的目光里满是柔情和不舍。但是,远方的召唤,让他义无反顾。
助力乡村振兴 民生银行一直在行动
作为江苏金融系统派驻乡村“第一书记”第一人,民生银行领导给予了王巍很多帮助和鼓励。说起这点,王巍内心充满感动和感激,“南京分行的李行长、谢行长以及无锡分行的施行长、夏行长都和我进行了出发前的谈话,明确表示南京分行和无锡分行对我派驻乡村第一书记工作的支持。南京分行和无锡分行还专门主动邀请枣村乡的书记和副书记团队来到无锡,安排和无锡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接洽,这对我接下来工作开展非常有帮助。行里对我的家庭也予以关心,让我解除后顾之忧。”
助力乡村振兴,民生银行一直践行担当。数十年来,民生银行与中国改革发展事业同频共振,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共同合作完成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在新发展格局下,民生银行将紧扣 “两聚焦、三不减、五提升”的目标任务,推动乡村振兴融入新发展理念,谋划新发展战略,在定点帮扶县持续投入和引进资源,开展“一行兴一乡”对口帮扶创新做法,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