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卡塔尔以2290亿美元打造“史上最贵世界杯”,让沙漠之国的奢华震撼全球时,紧邻的也门却在贫穷与混乱的泥沼中垂死挣扎。同样头顶“白布”的阿拉伯国家,命运却走向两极,卡塔尔坐拥石油财富缔造现代奇迹,但是也门2000万人深陷贫困,500万人徘徊在饥饿边缘。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个曾孕育阿拉伯古代文明的“福地”,如今被一棵草拖入深渊:考场里学生执笔握枪、军队为嚼草停战、民众将毒品当社交必需品……恰特草(又称巧茶)就像是黑色瘟疫,在撕裂社会的同时,更让整个国家丧失了发展的根基。

也门的悲剧始于地缘政治的“馈赠”。地处欧亚非三大洲海上交通要道,坐拥油气资源和稀缺绿洲,这本应是繁荣的资本,却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葡萄牙、法国、英国轮番殖民,各方势力在这片土地上反复拉锯,内战就像是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长期动荡下,经济建设沦为空谈,基础设施支离破碎,连基本的教育与医疗体系都难以维系。

考场里“执笔持枪”的场景,正是也门困境的缩影。学生们在枪声与爆炸声中完成学业,随时可能放下书本投身战场。这种生存状态彻底摧毁了社会的希望,当年轻人连安全的学习环境都无法拥有,国家又如何孕育未来?但是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逝,更是资源的透支。据统计,也门每年因战乱损失的经济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本就匮乏的资源被消耗在无休无止的冲突中。
直至当下,也门内战的阴霾仍未消散。自2015年全面爆发以来,由也门政变引发的这场内战,使得两个集团及其支持者各自宣称代表也门政府。一方是总统领导的也门政府及其盟友南方运动,另一方是胡塞武装组织及其盟友前总统。

近期,也门和美国的官员透露,也门各地的民兵组织正计划对胡塞武装发动地面攻势,试图利用美国空袭削弱胡塞武装实力的时机,将其从部分红海沿岸地区赶走。自十年前夺取也门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后,胡塞武装一直控制着这些区域。若地面行动展开,极有可能重新点燃已沉寂多年的也门内战战火,给本就脆弱的也门社会带来新一轮的灾难。

如果说战乱是也门的“外伤”,恰特草则是侵蚀骨髓的“内毒”。这种含有卡西酮的软性毒品,自13世纪起就被当地人用作抗疲劳的“良药”,却在现代社会演变成集体沉沦的深渊。在也门,80%的成年男子和50%的女子深陷毒瘾,每日咀嚼长达4至7小时,甚至将其视为比吃饭更重要的日常。
恰特草的经济负担堪称惊人,全国消费支出的50%被这棵草吞噬。聪明的商人将恰特草按品质分为高中低三档,最新最嫩的叶子价格最贵,每捆可达230元人民币左右,成为官员和富商的首选。
而即便平民每日收入微薄,也愿意花费一美元购买最低档的恰特草来寻求短暂的欢愉,忘却生活的忧愁。这种全民对恰特草的依赖,进一步阻碍了也门社会的正常运转,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更讽刺的是,也门人为种植恰特草不惜牺牲命脉:60%的淡水用于灌溉,放弃摩卡咖啡的种植传统,将肥沃土地变为毒草的温床。联合国警告,照此趋势,也门首都萨那将在2025年成为“无水之都”,水资源危机与毒品泛滥形成致命的连锁反应。
社会层面的崩塌更为彻底。长期咀嚼恰特草导致厌食、情绪失控、心血管疾病爆发,劳动力素质急剧下降。更可怕的是,毒品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商人以草谋利、官员受贿纵容、军队因毒怠战。内战双方甚至达成“嚼草停战协议”,将荒诞推向极致。当整个社会将毒品视为社交货币,道德与秩序的防线便轰然倒塌。

从最新情况来看,恰特草在也门的泛滥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在也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们嘴里咀嚼着恰特草,其社交属性愈发凸显。

也门的困境,本质是一场“发展权的剥夺”。毒品与战乱交织的恶性循环,让这个国家陷入“越穷越依赖、越依赖越穷”的死局。要打破困局,需从根源入手:一方面,国际社会需推动和平进程,结束外部势力干预与内战消耗;另一方面,也门必须以铁腕手段禁绝恰特草——这不仅是禁毒行动,更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
中国的禁毒经验或可为也门提供镜鉴。自2013年将恰特草列为严打毒品,我国通过法律震慑、宣传教育与边境管控,有效遏制了毒品蔓延。也门若能效仿,将种植、贩卖、食用全链条纳入刑法,同时推广替代作物(如摩卡咖啡的复兴),或许能逐步摆脱对毒草的依赖。

但更重要的是重建社会希望。当教育回归安宁、医疗覆盖全民、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民众才可能真正放下恰特草。这需要国际援助与本土改革双管齐下:从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到扶持中小企业,从重建学校到培养技术人才,每一步都在为破碎的社会注入生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匆匆星草足以灭国。”也门的悲剧,既是一个国家的苦难史,也是人类文明的警示录。当毒品成为逃避现实的“捷径”,当战乱掩盖发展的渴望,任何繁荣都将如沙上筑塔。
唯有斩断毒根、终结战火、重塑希望,也门才能走出深渊,让“福地”之名重归其位。而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也门自身的勇气,更呼唤国际社会的责任与智慧——毕竟,一个国家的沉沦,从来不是孤立的灾难。
文字来源:绝密研究所所长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