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江叠嶂图诗卷》抄写的是苏轼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一首七古,《烟江叠嶂》原是王诜所绘,王诜(1037——1093),字晋卿,太原人,居开封,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见《宋史·王全斌·附传》)。妻英宗之女蜀国长公主,官驸马都尉。虽为贵戚,却远声色而爱文艺,与诗人画家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好。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收藏颇富,苏轼为作记。善诗词、书法,尤以工山水画著名。好写江上云山、幽谷寒林与平远风景,用李成皴法,也有金碧设色。兼善墨竹,学文同。据苏诗查注:这首诗另有墨迹流传。王诜作此图后,东坡即有诗题。这首诗以诗的语言展示了画面的情景,也隐寓了归田的思想。

烟江叠嶂图卷(局部) 宋·王诜
由于东坡这首诗精彩异常,东坡诗题后,王诜也即有和诗。而《烟江叠嶂》图也水涨船高,声誉鹊起。
霍松林先生认为,这首诗以《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为题,当然首先是给藏画的王定国和作画的王晋卿看的。诗中的君也首先指王定国和王晋卿。王定国名巩,因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与苏轼同时被贬。王晋卿同样也被卷入,结果被贬到均州。还朝之后,三人相聚。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苏轼《和王晋卿》诗序)。此诗即是托物悲慨之作。
赵孟頫的《烟江叠嶂图诗卷》,辽宁省博物馆藏,纸本,49.8厘米乘以413.9厘米,前面盖了好多鉴赏印,如“神品”、“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乾清宫鉴藏宝”、“自强不息”、“项墨林鉴赏章”等约二十方印章。还有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双钩赝作佳者”六字的鉴定结语。虽然属于双钩本,但让后人看到了赵孟頫的一件难得的佳作,也让后人看到了赵孟頫书法的又一种面貌:结体向纵势发展,不再扁阔,柔媚书风向雄放劲健书风的转变,用笔爽朗奔放,横画劲健,撇捺爽利,气势雄伟,骨力强健,节奏强列,枯润交替,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出现了新变化,全幅出现奔放、热烈的节奏。
赵孟頫此幅行书,全文37行,字大如拳。此卷有李邕体制,晋唐笔意亦见诸笔端。其雄健之处如金戈横挥,铁柱雄镇;妩媚之处如楚妃临镜,洛神凌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