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正加速推进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其中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其国产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程度。
设备大面积推进至14nm、7nm制程然而,中国市场对设备管制担忧情绪却在逐步消弭,国内晶圆厂积极向本土设备公司开放工艺验证机会,借此,我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仍处在国产化替代的“黄金时期”。
事实上,国内先进制程过往数年已实现部分工艺突破性进展,先进制程的扩产也在按部就班。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仍在进一步加大产品线的研发投入,在重点环节均能实现28nm的制程突破,部分刻蚀、清洗环节已经推进至14nm、7nm甚至更先进制程节点。
据悉,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已经完成3nm制程测试,正在验证过程中;屹唐半导体的去胶设备也推进到3nm的验证阶段;中科飞测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已覆盖2Xnm及以上需求,1Xnm工艺节点设备研发进展顺利。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而面对美日荷新一轮的制裁打压,中国半导体设备自主研发的进程也势必会进一步加快。此外,2024年12月31日,大基金三期首次投资1640亿元,投资标的为国投集新和华芯鼎新,由它们负责二次投资,为半导体设备研发提供充裕的资金。
大基金三期重点投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中的 “卡脖子” 环节,尤其是国产化率低的半导体设备,如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光刻机等,推动这些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

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发展都很快,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北方华创了,2023年就冲进了半导体设备厂商TOP10,排名全球第八,2024年更是排到全球第六了。
要知道,2023年以前这个榜单TOP10中,没有一家中企设备厂商,一直被美日荷兰三方企业占据,其中美方三大设备巨头应用材料、泛林集团和科磊,多年排名前五。还有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经常第一二名徘徊,另外就是日本东京电子经常第四。
2023年,我们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北方华创营收221亿元,同比大涨50%,排到全球设备制造企业第八名,这也是国内设备厂商首次进入TOP10,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近日相关消息显示,北方华创2024年预计收入为276亿元—317.8亿元,同比增长25%—43.93%,按国外知名机构发布的最新榜单,北方华创已经是全球第六名了。
从北方华创近几年增长率来看,如果继续保持的话,恐怕进入TOP5也不是问题了。
近日消息传来,北方华创支付了16.87亿元,受让了芯源微9.49%股份。这个芯源微公司一直专攻半导体光刻工艺设备,还是国内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龙头。
北方华创的设备业务面也非常广,涉及刻蚀、薄膜、清洗、热处理等工艺装备,但并没有涉及光刻这一块,跟芯源微合作,北方华创就能够扩大产品线,进入光刻领域。
尽管不是要搞光刻机,但北方华创能够排名全球第六,实力摆在那,想做也就能做。
对此,有外媒直接表示,恐怕ASML也有点紧张了!如果北方华创真的进入光刻机领域,因为蚀刻机都做到了7nm,有了这方面成功经验,突破光刻机也不是没可能。
毕竟光刻机是我们国产半导体制造设备中最大的短板了,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也必须得解决,作为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龙头,如果真的研发光刻机,自然会有更多惊喜!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