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新纪元!RISC-V强势崛起,国产半导体迎黄金替代机遇

科技电力不缺一 2025-03-12 09:15:45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国产核心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其目标已远远超越单纯的进口替代,更在于实现技术的跨越创新,充分挖掘和发挥后发优势,从而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掌握主动权。RISC-V 架构的异军突起,正是国产核心技术朝着这一目标砥砺前行的生动体现。

中国企业,从追随者到领导者

在RISC-V芯片的全球发展浪潮中,国外众多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中国也在其中,从跟随者成为领导者,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早期探索与技术积累时期。从2015年开始,中国标准化协会成为RISC-V基金会创始成员,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RISC-V芯片的全球发展浪潮,为后续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产业萌芽与企业入局。从2018 年起,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A)和中国RISC-V 产业创新中心(CRVIC)成立。同年,阿里巴巴、兆易创新等企业开始入局RISC-V芯片领域,芯原股份推出首款RISC-V IP 核,平头哥开源玄铁MCU 平台,RISC-V芯片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应用爆发与市场拓展。从2021年算起,首届RISC-V中国峰会发布了10款芯片,如全志D1、香山v1等,这些芯片的发布,标志着RISC-V芯片在国内的应用进入了爆发期。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先后加入RISC-V芯片赛道。

生态深化与高端渗透。从2024年至今,第三届滴水湖论坛推介10款芯片累计出货近700万片,这一数据显示了RISC-V芯片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产业正朝着高端应用领域渗透 。

例如,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摄像头、智能手环、工业传感器领域、汽车电子领域,RISC-V芯片的身影随处可见。

而在AI领域,通过向量扩展指令,RISC-V芯片可以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处理多个数据元素,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典型如阿里达摩院的玄铁C930芯片,集成了512位矢量引擎,算力达到15SPE,性能可对标ARM A76。

半导体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

RISC-V架构完全开源,其规范公开且可以免费使用。这意味着开发者和企业无需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可以绕开国外X86、arm架构的授权。

在中国,RISC-V被视为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关键路径,政策支持推动其在车载、服务器、AI等高端场景的渗透。

据预测,到2030年,RISC-V架构产品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在中国,阿里巴巴、华为、中兴通讯、腾讯、中科院等企业和机构都在积极投入RISC-V。

RISC-V架构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控制、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通过其创新的MOE(Mixture of Experts)架构,大幅降低了激活参数比,使得大模型在同等效果下所需的算力显著减少。这一技术突破打破了传统大模型对高算力的依赖,使得RISC-V架构的芯片能够更好地适配AI推理和高性能计算需求。这也给RISC-V架构的芯片新的增长空间。

此外,国产EDA也是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关键路径。EDA通过软件工具和算法,帮助工程师高效地完成芯片设计、验证、优化和制造等一系列复杂任务。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科技电力不缺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